彝族的历史起源,彝族为什么叫彝族?

追梦人 十万个为什么 340

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人口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分布的主要城市有昆明、玉溪、西昌、楚雄、曲靖。很多人对这个民族并不熟悉。但它却是我国六大少数民族之一,截至2021年底,彝族人口数量已经有983.03 万,比海南常住人口数量还要多几十万,是个非常庞大的少数民族。

 

 

解放前,彝族被称为“夷人”或“倮倮”等多种称呼,解放初期被称之为“夷族”。彝族原本自称为“罗倮”,在彝族语中“罗”的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用分别代表力量与神秘的两种动物自称,代表着彝族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反应了彝族人对自己民族有着强烈的荣誉感。

但是在旧社会时,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外族常称彝族人为“倮倮族”,侮辱性的意味很大。因为旧时“倮”字写作“猡”,是一种类猴的兽类。加上彝族人口分布地区太广,各地彝族都有自己的自称,分别有”诺苏”、”纳苏”、”聂苏”、”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糯苏”、”纳”、”诺”、”聂”等等,让人实在不好分别。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时任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高级参议、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职务的彝族人士张冲应邀参加政协会议。在会议人员登记表民族一栏中,张冲填写了“夷族”。毛主席看到后,大为不解,于是便询问张冲。张冲回答道:我们民族的名字不统一,有的叫“纳苏”,有的叫“尼濮”,还有人称我们“倮倮”。

建国后,国务院开展了各个少数民族名称的确定工作,毛主席在北京会见彝族代表研究讨论。在会议上,代表们提到以前彝族名称不统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

毛主席提出把“夷”字改成“彝”字,彝是宫殿里用来盛放东西的器物。从字形上看,房子下面有“米”又有“丝”,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听了很满意,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支系的统一族称。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