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小二 十万个为什么 102

在中国古代,秀才和举人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反倒是举人与进士之间,这种差异似乎要小不少。

古代的科举考试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必须参加县试、府试考取童生资格,也叫“童生试”。在没有成为生员之前,管你多大年纪、哪怕满头白发,也依然只能叫童生!在考取童生资格之后,才能参加由各省提督学政主持的院试。院试通过、被录取之后,叫做生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秀才。所以,在古代并不是说您读书了就是秀才,而是要参加三级考试被录取之后才能叫秀才!

接下来便是那条巨大的“鸿沟”——乡试了。在考取生员资格之后,便可以去省城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了。乡试被录取者叫举人,高中举人之后便拥有了踏足仕途的“入场券”。虽然举人必须侯缺、等朝廷的“大挑”之类选拔,并不一定能立即出仕,但最起码已经具备了出仕的资格。

但生员是不能出仕的,除非是你考了一辈子都没中举,朝廷怜悯你、赏你一个举人名分。乾隆五十四年,清廷规定:参加乡试年满八十岁的生员赏举人身份、可以直接参加会试,但参加会试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连举人都没考上,难道还指望考贡士、进士吗?到光绪五年,清廷又将年限上调,规定必须年满九十岁才能赏给举人身份。别说是那个年代了,就算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能活到九十岁?此外,达到一定年龄的生员还会被赏给副榜贡生身份,但没有资格参加会试,一般比赏给举人身份的年限低十年、也就是七十岁,后来光绪年间又改为了八十岁。

在乡试落榜的考生中,朝廷还会挑选一些成绩尚可者入国子监深造,经考核合格之后参照举人管理,也叫副榜贡生。请注意,是副榜贡生、不是贡士,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王朝初年,举人、副榜贡生出仕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候缺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终生无法出仕的举人不在少数!但无论怎么说,举人毕竟是“在编”的“候补官员”,是可以享受很多特殊待遇的,朝廷每年都会给举人发放生活费,而且举人不需要交税、也不需要服徭役,见官不跪、犯罪不得上刑……等等等等,而生员的待遇要比举人差太多太多!

举人如果不想候缺,主要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入高官幕府充当幕僚,搏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获高官赏识之后取得出仕的机会,比如晚清时期的左文襄公走的就是这条路。二是去京师参加每三年一度的会试,考中后即为贡士。而考中了贡士就等于是老中了进士,因为接下来的殿试是等额录取,只重新排名、不淘汰任何一人。会试的第一名会元不一定能成为状元,但所有贡士都能成为进士。

进士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候缺的,即便不能入翰林院镀金,最起码六部主事、知县之类还是能够捞着的。当然,和举人同样道理,到王朝中后期因为冗员实在太多、根本没法安排,进士也照样需要候缺!不过,进士的境遇还是要比举人好一些的,首先是候缺时间比举人短、再就是升迁速度比举人快,还有就是可以上升的空间也要比举人大,像左文襄公那样能够位列中枢的举人几乎是凤毛麟角,但位列中枢的进士还是相当多的。

无论是举人、还是进士,都可以出仕,但生员不行!因此,生员与举人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而举人与进士之间的差异显然要比生员与举人之间的差异小不少。因为举人带有“候补官员”性质,所以能够享受很多古代给官员的“红利”,最典型就是不需要交税。所以,古代很多没有功名在身的人会把田地“过户”到举人名下,从而“合理避税”。而这一切,举人可不是白干的,是能收到很多好的!而这样的“隐形福利”,生员肯定是没有的,因此便有了“穷秀才、富举人”的说法。

其实,在古代,生员相对于普通老百姓,也还是有一定程度经济优待的,只不过比举人、进士要差得多。在王朝初期,朝廷发放的生活费勉强还能养活一家人,但王朝中后期,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那点儿“千年不变”的生活费,恐怕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久而久之,秀才便成了“穷秀才”。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