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作者是谁 围城是谁写的

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钱钟书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在过去的百年中,读书多的人一定不止他一个;学贯中西的人也大有人在;像他一样精通多种语言的,也不乏其人;而能把学问做好,又能把把小说写得让人叫绝的,也不会只有他一个。但他就是独特的。

出身名门,天资过人

1910年,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教育世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伯父。他不像母亲那样“沉默寡言,严肃谨慎”;也不像父亲那样“一本正经”。

钱钟书的祖辈都是举人秀才。

家里人评价他:最为稚钝。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是著名的中国外史专家,古文学家、教育家,先后当过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北京清华大学国文教授、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一生著作颇多。

常常跟着父亲去茶馆里听说书,去书摊上看《济公传》、《七侠五义》,回来后手舞足蹈把故事“演说”给弟弟妹妹听。

众兄弟间,钱钟书比较单纯幼稚,读书时全神贯注,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无尽的兴致和能量等待着去释放,被称作“痴气”

例如,钱钟书记不得自己的生日,分不清布鞋的左右,但却能记得某个材料在某本书的某页上。

钱钟书原来的字是哲良,父亲认为他太过活泼,于是在他十岁那年改他的字为“默存”,意思是要他少说话。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1929年,清华大学来了位19岁怪才。钱钟书数学分数只有15分,而国文、英文几近满分,总分却在录取的174名男生中位列57,钱钟书师从了吴宓教授。校长罗家伦以“国文特优,英文满分”将其破格录取。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那时候,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或练书法,但是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成绩经常破纪录。

初到清华,钱钟书就放言“横扫清华图书馆”,被同学们以“狂人”广为熟知。

他自己也说了嘛: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有出息的。

1930年时钱穆的要出版,请钱基博作序。

这俩人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家,但钱基博竟让20岁的儿子钱钟书试刀,而且一字不改就交付了,因为这篇序文写得实在老道畅达。钱基博也曾告诫儿子:才辩纵横,神采飞扬,未必就是好事。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方鸿渐与钱钟书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方鸿渐是钱钟书的作品《围城》中的主人公,两人从经历上看很相似,但却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方鸿渐并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读书人的形象,他有一点幽默滑稽,人不坏,但无能。

书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方鸿渐的故乡,但其老家出名的行业是打铁、磨豆腐,特产是泥娃娃,不难推出这就是无锡。他很像钱钟书,但又不是钱钟书。

小说里,方鸿渐“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课,兴趣博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

但钱钟书自己在牛津读书时却是勤奋异常,牛津大学假期很多,每逢此时,大多学生都离开学校,到别处观光游览,而钱钟书则总是泡在牛津总图书馆,他几乎把那里十八世纪后的经典通读了一遍。并给图书馆起了个中文名字“饱蠹楼”,很有些“书中蛀虫”饱餐后的快意。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后来,钱钟书和方鸿渐一样,从英国来到了法国,也许是因为对于牛津课程的厌倦,在进入巴黎大学后,他放弃了学位,自由读书。

空闲时间就去咖啡馆,结识了一些留学生同胞,也看见了人性更逼真的面貌,这些都成为了他日后小说中的素材。

钱钟书虽得了牛津大学的硕士学位,但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却得了个博士文凭,虽然是花了40美金在一个爱尔兰骗子手中买来的。

难道那时就已经是假文凭盛行,真博士也未必有真才实学?总之,钱钟书的嘲讽之笔实在是给今天的读者提了个醒:留学的人不计其数,但未必个个修成正果。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幽默有趣锋芒毕露的老师

钱钟书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西南联大的教授。

这一年他28岁,为了让人看起来老成一些,他留起了胡子,手上拿着藤杖,换上了灰色的大褂,颇有绅士风度。

可是联大教授的职位,钱钟书只当了一年。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各种原因,莫衷一是。

有人说,是因为联大的续聘书到晚了;有人说,是因为联大不想续聘了;请钱钟书去当教授的人竟说“我不记得他在联大教过书。”

钱钟书则说是自己主动辞去联大教授职务的。但是,钱钟书在联大的不愉快是可以确定的。

他年纪太轻,学问太好,又口无遮拦,虽深受学生们喜爱,但难免引起年资高于他,学问不如他的老教授的不快。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钱钟书没有再回西南联大教书,而是跋山涉水,去了湖南蓝田。在刚刚建立的国立师范学院担任英文系主任。

这所小大学,就是《围城》中三闾大学的原型。

这时的钱钟书,还是有一点年少气盛,还是有一点恃才傲物,总之,锋芒毕露,称作“狂”。钱钟书学生的回忆:“在学校里头我最怕他,别的老师我都不怕,因为我总觉得他讲话有点挖苦。他很幽默,他讲一个大学总是带着表情,讲得很惟妙惟肖,所以上课的时候就非常吸引人。”

“钱师讲课,致力于理出思想脉络,所讲文学史,实是思想史。一次讲课,即是一篇好文章,一次美的享受。”

在蓝田的那所学院里,一些当上了教授的和向往当教授的,都像模像样地以教授自居,在同事和学生面前表现自己。钱钟书的眼睛总能看到这一类人物,于是,他便提着手杖低着头,旁若无人似的径自走去,那些人和事无疑又成了他《围城》中的素材了。

关于《围城》

个人认为《围城》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山河破碎的抗战期间,方鸿渐一行五人千辛万苦从上海去三闾大学任教,又在那个穷乡僻壤里勾心斗角、无德无行的情节。

钱钟书长期和那个时代的虚伪无耻虚假的知识分子呆在一起,所以,他的观察比别人的都要精细。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小说中的李梅亭便是一个无耻的典型:他的箱子里一半是卡片,这是用来骗学生的,一半是药片,是要弄到当地去倒卖的。就是这样一些没有丝毫知识人气质的人,又能在学界混,又能在商界混,而且,世界还是他们的。

今天的人们理解所谓的“围城”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而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但有研究表明,更为重要的是“围城”包含着故事发生的一个背景:存亡之际,从国家、民族、个人、人生而言,都被囚禁在一个巨大的困境之中,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虽然在抗战中它站起来了,但很多的劣根性是不会在大灾难中瞬间消失的。

《围城》像一朵美丽多刺的花,用毫不留情面的尖刻、犀利的观察并分析解剖内在勾勒出一段灾难的历史中一群特定的人。《围城》不由得让人感受到作者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围城》1946年正式发表,以后的三年又三次再版,虽然每次再版都不超过2000册,但在当时,可算是畅销书了。

文革中的钱钟书

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钱钟书被揪了出来,戴上了高帽子。高帽子底下,是被剃成纵横两道的“十字头”,他成了一个可以任人唾弃,随时批斗的对象。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钱钟书顶着高帽子,胸前顶着一块大牌子,却是昂首阔步,毫无慌张之色,任凭街上的孩子哄闹取笑。

1969年,59岁的钱钟书告别妻女,发配到河南罗山五七干校。他被安排去烧开水,钱老先生烧不开,会做学问,不会做这个煤炉,被人取笑为“钱半开”。还时不时被拎出来批斗一番。

1972年,钱钟书和妻子回到了北京,原来的住房已有一半住了“革命群众”,两家关系处不好。钱钟书甚至为了夫人杨绛,曾与这对年轻夫妇还打过一架。

这也是钱钟书一生唯一一次打架!

夫妻俩只得逃到办公室住,钱钟书白天伏案写作,晚上就趴在书桌上睡觉,就这样维持了3年。

斜对门的同事说:“我整日看见他趴在桌子上,就是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在这艰苦的10年里,钱钟书甚至还写了含英咀华的辉煌巨制《管锥篇》。

钱钟书又一次打破了中国学术的界限。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1976年,“不可描述的十年”结束,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诗词》英译本出版。

之后,钱钟书夫妇总算迎了春天。

1979年,69岁的钱钟书赴美访问,次年去日本访问。

之后,他的《围城》《管锥编》一印再印,还当了中国社科院副院长。

1990年,电视连续剧《围城》(陈道明主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广受好评。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陈道明演方鸿渐,还是挺合适的

钱钟书生于忧患,《管锥编》、《围城》、《谈艺录》也都写于忧患之世。

晚年的钱钟书淡泊名利、闭门谢客。

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看了《围城》打电话想要拜访钱钟书,

他回应道:“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1996年,钱钟书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患癌去世。两年后,钱钟书先生去世,享年88岁。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年近九旬的杨绛用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将钱钟书留下来的零散而残破的手稿一张一张整理出来出版,还写就了感人至深的《我们仨》。

她在《我们仨》里写道:

“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

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现在,只剩下我一个。”

只看过《围城》,何以谈钱钟书

2016年,杨绛先生去世,你们仨,该是团圆了吧。

而你们俩的爱情,一定在另一个地方,继续上演着…..

版权声明:木鱼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switchtang@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