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的历史由来(关于高跟鞋由来的七种历史解释)

高跟鞋在古代历史上有非常丰富的人文实践和社会风俗,其延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换句话说,高跟鞋的产生最初并不是女性所独有,而是有着自己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关高跟鞋的起源至少有多种文化渊薮。

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种,从男性到女性,满清是最得神韵的一种

1.春秋时期的高跟鞋是木质的鞋履

木屐实际上是高跟鞋诞生的雏形,在我国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在出土的文物资料中,古代人们就有一种双齿形的木屐,这个春秋战国时期的鞋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高跟鞋的雏形。从具体的形制上分析,就是在鞋子的两端各加上一种增加高度的鞋齿,可以避免受到泥地的干扰,因为这种原因,高跟鞋最先被称为齿屐。

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种,从男性到女性,满清是最得神韵的一种

2.胡履高跟鞋实际上是为了作战需要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也对鞋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的特有环境中,改变了原先在泥地行走不便的现状,将原先的鞋子上增加了较高的鞋跟,从而避免了冰雪环境的侵害,并且在骑马奔驰时,能够避免从马镫上滑落,这种高跟式的鞋子是为了作战环境的需要。

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种,从男性到女性,满清是最得神韵的一种

3.汉代的高底舄主要是为了礼制的需要

汉代时期出现了一种高底舄,就是在鞋子的下面增加木低,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实用性的需要。高底舄主要是为了朝会和祭祀的需要,因为古代朝会和祭祀一般会有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泥水污染鞋底,故而传统的高底舄能够在鞋底上用布匹、皮革和幕僚综合运用,形成一个托底,避免了环境的侵扰。

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种,从男性到女性,满清是最得神韵的一种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谢公屐实际上也是基于实际需要的高跟鞋

在李白的诗篇中,“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第”便是描写魏晋时期高跟鞋的实际功能,在这个时期鞋子,一般前后加装两个木齿。在上山时候,去掉前面的齿,下山时候,去掉后面的齿,从而保持相对的平衡。因此,这种高跟鞋被称为登山屐,或者谢公屐。不过从实际情况来考虑,所谓的登山屐只是理想的情形,并不实用。

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种,从男性到女性,满清是最得神韵的一种

5.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后跟高于前跟的高跟鞋算是现代高跟鞋的滥觞

在隋唐时期,相对开放的社会生活出现了后跟高于前跟的高跟鞋,属于古代绚丽多彩的足饰,这些特点跟现代意义上高跟鞋已经十分相似。此种装饰已经跟前代基于实用功能的高跟鞋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主要用以装饰之用,功能性的消失预示着精细的工艺乃至观赏性实施到其装饰功能上。

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种,从男性到女性,满清是最得神韵的一种

6.宋元明时期的物质丰富为高跟鞋的发展提供了材料支撑

宋代木屐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在材料上有了较大的变革,就是从木屐制成的鞋开始有较为贵重的纺织品、皮革品支撑,这时候的高跟鞋被称为高齿帛屐,鞋面上材料已经从布换成了更为结实耐用的皮革。此时的高跟鞋能够在雨雪天气中作为套鞋使用。并且发展到明代,前后双齿高跟鞋已经发展为单齿的高跟鞋,跟现在的高跟鞋已经十分类似。

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种,从男性到女性,满清是最得神韵的一种

7.清代高跟鞋是高跟鞋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异类

清代的高跟鞋很高,但装饰的部位跟前代有所不同,属于历代发展中的一个异类,装饰在鞋子的中部,其木跟高一般为5-10厘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能够达到25厘米左右,这种形似花盆的高跟鞋被称为花盆底高跟鞋。独特的形制使得主要为满族女性所采用,其使用过程中昂首挺胸,前后摇曳的形态称为女性美的典范。

高跟鞋的起源有七种,从男性到女性,满清是最得神韵的一种

概而言之,高跟鞋的起源有以下几种:

其一,春秋时期的木屐高跟鞋,是高跟鞋在中国诞生的雏形,因材质为木料,又称木屐;

其二,战国时期的胡履厚底鞋,胡服骑射改革后的靴子,将鞋跟加高后也是高跟鞋的形制;

其三,汉代高底舄,此做法是基于实用性考虑,在鞋底上增加鞋掌用于朝会和祭祀;

其四,魏晋齿屐,此时的高跟鞋可拆卸,可以前高后低,也可以前低后高,被称为谢公屐;

其五,隋唐高跟鞋,比较接近现代意义上高跟鞋,后跟高于前面,主要发挥装饰作用;

其六,宋元明高齿帛屐,此时的高跟鞋已经非常精美,用纺织品材料替代粗糙的木质材料;

其七,清代花盆底鞋,这种上细下宽、前平后圆的形状,是满族削木为履的习俗。

版权声明:木鱼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switchtang@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