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波感染冲击北京海淀医院急诊室

北京海淀医院,首波感染高峰冲击下超负荷的急诊室!向白衣天使们致敬!其实,相比医疗资源雄厚的北京,更让人揪心医疗基础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他们该怎么办。

“全体药师带病上岗,请宽容对待。”

这是社交平台上流传的一张北京市海淀医院药房窗口张贴的“告示”,在其旁边还有一张落款时间为12月7日的“目前我院连花清瘟颗粒、金银花清感颗粒、金叶败毒颗粒、泰诺、泰诺林、日夜百服宁、布洛芬缓释胶囊暂时无货”的的温馨提示。

首波感染冲击北京海淀医院急诊室

一家综合医院的急救室走廊 (摄影:林樾)

或许,这家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9号的二级甲等医院遭遇,是这一波北京疫情快速蔓延冲击下的一个缩影。早在上月21日,海淀医院就曾宣布暂停发热门诊,两天后又再次开诊。12月2日又对外宣布,为保障涉疫风险人员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海淀医院特设西楼为黄码医院特定就诊区域,涉疫风险人员可以到海淀医院西楼独立区域就诊。

对于海淀医院“药师带病上岗”一事,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写道,“致敬吧,都是最基础的百姓,咱没法38度就能住方舱,也没抢到2500万个抗原。”还有网友评论称,“不是个例,每个医院都这样,去医院得做好防护。”甚至还有网友吐槽道,“全北京市的医护都是(这样)。”

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关于海淀医院的段子说,“海淀医院有一管十混一阳了,然后拉去复核,结果是1阴9阳……”

当然,时下的北京可能没有段子那么夸张,但优化防疫之后正在经受着第一波疫情高峰的冲击却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不再进行全员核酸筛查,阳性感染者可居家康复,即便开通了抗原结果上传通道,到底北京有多人感染仍然很难掌握一个准确的数字。

不过,透过北京120单日呼入量达到平常6倍以上,开始紧急呼吁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尽量不要拨打120,把急救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危重病人来看,就可以断定,即便这么多人并非全部是需要入院的感染患者,至少说明他们已经明显出现了超出本人承受能力的症状,试图寻求帮助。

另外,从朋友圈或者身边人的反应来看,阳性增多趋势明显,甚至乐观的北京人已经开始调侃,“如果身边还没有朋友阳性了,就得反思自己的社交圈了”。

段子背后,这一波急剧攀升的感染冲击之下,北京的医护群体感染状况到底如何呢?

以专门向公众提供“看得懂的健康专业资讯”著称的“8点健闻”在《医护人员阳性飙升,医疗机构迎来“决战时刻”》一文中称,严防死守近三年的“院感”红线已被突破,一线城市大医院的医护感染数从个位数飙升至近千人。“尽量不死人、保住住院部”,成为一些医院的首要目标。

首波感染冲击北京海淀医院急诊室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农村医务巡诊团队

八点健闻在报道中引述北京一位三甲综合医院工作人员的说法称,“仅一日之内,他所在的医院便测出来700多医护阳性,部分专科近乎全员中招,最后只能留一位医生坚守科室。”截至12月7日,北京另一家大三甲专科医院里,据管理者马翔(化名)透露,每天因本人阳性、家人或同事阳性而不能到岗的人员累计达到了700名左右。这个数字,约是该院官网上公布的全院职工数的20%。

以管窥豹,再加上“新冠分级诊疗体系”的明确,似乎都在预示着医疗体系正在未雨绸缪,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感染冲击波。理论上,以高水平三级医院作为医联体外部协作医院,建立对应转诊关系,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可实现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的基层首诊、有序转诊。

不过,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紧急搭建新冠分级诊疗体系时,特别是高风险患者、重症患者转诊的规定如何落地,尚待地方进一步推进。

根据该报记者于12月12日晚对北京海淀、朝阳、丰台和通州等区随机拨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热线获悉的情况确认,“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暂时还未设置为新冠病毒感染者高危人群转诊的渠道,社区发热诊室只能提供感冒药等药品。”

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区域情况可想而知。而且,南方都市报引述朝阳区某社区工作人员的话称,“社区内一共10个大夫,8个已经感染了,正常的门诊暂时都保证不了。”由此可见,三甲医院无法逃脱这一波大规模的“院感”,社区门诊医护人员也存在大面积感染状况,不容乐观。

北京之外,此前曾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的河北保定,在当地更早遭遇病毒猛烈冲击之后,部分医院甚至取消了院内核酸,八点健闻称,“该市一家二级医院里,三分之一的医护已经阳了,三分之一的医护出现了症状,只差抗原结果一锤定音,而剩下最后三分之一阴性和阳转阴的医护,苦苦支撑着整座医院的运转。”

凤凰周刊与百家号联合出品的“凤凰Times”报道称,河北某闭环管理很久却在12月一夜之间放开的地级市的一家三甲医院,从12月3日开始,近300名医护人员中至少有一半感染了病毒。据说面对这一状况,当地医院能够找到的最科学答案就是,“将阳性人员全部聚到一个区域或楼栋,病人和医护人员共同在里面阳着”,有医院“甚至把阳性孕妇也全部集中到一个院区了”。

凤凰Times称,至于更多医院,除了多发些防疫物资外,也只能让正常人员多排班接替阳性人员工作。报道坦承,“随着社会面传播速度加快,类似应对很难赶上病情蔓延。”

首波感染冲击北京海淀医院急诊室

北京一家医院的发热门诊

据称,时下北京一家知名医院已经禁止员工自己查核酸和抗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问题,即便感染了也可能继续战斗在医疗一线。多方信息显示,阳性医护人员没有症状原则上能上班就上班已经成了硬性规定,甚至有消息称,北京已经要求医务人员不再测核酸、不判密接,除发热症状重的医护人员安排轮休外,其他无症状的安排在相应岗位工作,保证达到80%到岗率。

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要求所有医疗机构接下来都要接诊阳性患者,不得以核酸结果来区分是否接诊”,在病毒持续扩散的高峰期,接下来可能更多三四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也会遭受冲击,毕竟,过往三年他们习惯了严防死守甚至将一部分病人拒之门外,而如今开放后,首次上阵即是正面遭遇战,压力与慌张,可想而知。

就像北京丰台医院在《致全体职工的一封信》中所言,“国家卫健委公布了‘新十条’,全国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将会面临新的挑战,既要拼命增加工作效率,还要避免感染,任何情况下不得拒诊,因此,未来的一到两个月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将会是国内医护人员的‘至暗时刻’……”

面对开放后的首波冲击和至暗时刻,政策已经明确,那就是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北京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而日入院人数却从1762人降至1064人,日出院人数从4723人增长至5061人,方舱医院床位使用率明显下降,从12月8日的56.3%降至11日的32.3%,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从66.7%降至58%。

当然,此举可能由两个原因导致,一个是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或轻微的阳性患者被劝返回家,另一个是所有医院开始收治阳性患者,缓解了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的压力。

分层、分级、分流收治病患,期冀分解重压,拉平感染曲线,实现“软着陆”,中国医疗体系编织的这张巨网,能否兜住超重坠落的疫情冲击波,未来一到两个月就能见分晓。

首波感染冲击北京海淀医院急诊室

北京一家药店外排队的人群

至少,北京这一波感染高峰期冲击下给出的样本已经预示着,防线虽然已被撕破,但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

版权声明:木鱼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switchtang@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