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言寝不语出自哪里 食不言寝不语是谁说的

食不语,寝不言出自《论语·乡党》。

食不言,寝不语

子曰:“食不言,寝不语。”(语出《论语·乡党第十》)

“食不言”

“食不言”三字甚为经典,娓娓道出国人欲礼而不欲违礼之窘境。孔夫子为圣人,时刻以君子之道德高标要求自己,“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解文|子曰:食不言,寝不语

众人常以为:口中嚼着饭食则不宜讲话,恐怕饭食喷出,没有礼貌。倘秉“食不言”之礼,那么诸人聚餐,咀嚼时不可讲话,端起酒杯则热闹非凡,放下酒杯夹菜就呱唧不绝于耳。这种情况现实吗?

从实际来说,历史上真正做到圣人君子标准的,屈指可数,更何况芸芸众生呢?我们有一传统,吃饭必饮酒,可是喝醉了之后呢?言语及行为就不受意识控制了。所以呢,孔夫子的话,是否可以理解为——饮酒后不说醉话?说醉话,有时是吹嘘,有时会酒壮人胆,有时也是醉酒用计。倘若酒后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让不该听到的人听到了,产生了一些不该出现的后果,那么此人以后再接到别人酒宴邀请,会不会立马警惕?还会不会相信别人?以此推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否会多一重考验?人与人之间是否会多一重隔膜?

解文|子曰:食不言,寝不语

“寝不语”

“寝不语”三字亦颇耐品味,可以理解为睡觉不说话吗?诸人同寝,时间比较早的话,一人不胜疲劳,将入睡,若依“寝不语”之礼,那么其他人都要立马闭嘴,以防打扰别人。我们讲究一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照顾少数”,那么舍友昏昏欲睡者是否宜顾及诸人之兴高采烈,秉烛夜谈?如此良辰美景,皓月穿窗,大家睡不着,却困于“寝不语”,大眼瞪小眼,岂不乏味?

孔夫子素讲究“仁”,“仁者爱人”即使马厩失火,也是先关心有没有伤人,而不是计较财产损失。(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第十》)

那么,“寝不语”是否有另一深意?既然说到了睡觉,那么入睡之后,众人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就是——说梦话。梦话,一般人是不可控制的,不可控制说不说,不可控制说的内容,更让人恐惧的是,现代催眠术已经可以引诱人讲出潜意识里不愿说出的话。潜意识里的思考与想说的话,一般是真心话,史书以及历代演义小说,多有此记载。倘若因说梦话泄露了秘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这不是孔夫子愿意看到的。

因此,“食不言,寝不语”六字,穿越两千五百年时光隧道,在现代社会中熠熠生辉。聚会饮酒,不能饮则不饮;能饮则量力而行,酒后不说醉话。与诸人合寝,要坦然而眠,不必有匿于人之小人之度,不说梦话。

如此,乃夫子所谓君子之道——“食不言,寝不语”。

版权声明:木鱼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switchtang@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