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水浒是什么意思?

追梦人 冷知识 101

《水浒传》之“水浒”究竟是什么意思,自古以来,恐怕只有《西游记》、《红楼梦》的作者能够理解,除此之外,我还没有看到任何正确的解读。欺世盗名的金圣叹伪造“贯华堂本”《水浒传》,大放厥词瞎喷瞎评,其实根本就没有触及“水浒”之皮毛,这厮什么都没有读懂。

那么,《水浒传》之“水浒”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说史上只有两人深知其中寓意呢?

开篇词点明“水浒”含义

《水浒传》开篇词总共两首,第一首是《临江仙》,第二首是《南吕宫·玉娇枝》。施耐庵在这两首词曲中,点明了《水浒传》的主题,也交代了这部书为何叫做“水浒”传。我在专栏文章中,比较详细地解读了《水浒传》的开篇词(曲),这篇问答中简要地解读“水浒”是什么意思。

《临江仙》中有这样一句:“评议前王并后帝”,整部《水浒传》都是围绕这句话,以北宋徽宗时期的梁山大聚义故事为线索,隐伏了古往今来诸多皇帝,尤其以唐、宋、明三朝皇帝为最多。而且,这些皇帝都以水浒人物出场,也就是说,水浒人物的背后隐藏的是皇帝。

比如,唐牛儿、牛二、李小二,这三个人物隐喻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以及与北宋有关的柴宗训、萧太后。这里简单说说这三个人物为何说的是李世民。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所以是“李小二”,李世民属牛,他就是“唐牛儿”,也就是“牛二”。那么,施耐庵为何要在书中隐藏李世民呢?

《水浒传》的主体故事不是写的北宋,更不是写的唐朝或者五代、辽国,而是借用一些朝代谋朝篡位的历史,影射明朝的靖难之役。施耐庵经历了这段历史,更知道隐藏在这段历史背后的诸多真相。因此,以李世民所搞的“玄武门之变”来暗射明朝这场朱家大火并。施耐庵认为,靖难之役就是发生在明朝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中,天策上将李世民射杀了皇兄李建成,尉迟敬德则射杀了李元吉。《水浒传》中,以“三打朱家庄”的故事,还原了靖难之役的最后时刻,以正北一路人马没写主将这样的暗喻手法,暗写了这路人马就是来自“玄武”之地的燕军。又以栾廷玉在西北方向失踪,暗写了建文帝前往南京金川门,也就是西北门去杀内应,然后,被朱高煦射杀。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骁勇善战,总以李世民自喻,自称“天策上将”。而“病尉迟”孙立则是明确地指向了尉迟敬德,施耐庵诟病此人弑君谋逆。

唐牛儿、牛二、李小二暗喻的是皇帝,还有大相国寺泼皮过街鼠张三、青草蛇李四同样是皇帝。泼皮无赖都是皇帝,梁山好汉就更不用说了,一百单八将中几乎有一半人隐喻的是皇帝。所以,《水浒传》的主题就是“评议前王并后帝”,施耐庵借古喻今,以前朝谋朝篡位的典故影射他所处的时代,把这些皇帝评为泼皮、奸贼、妖魔。

因此,《南吕宫·玉娇枝》便有这样几句:“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新月,指的是刚刚建立的明朝,鱼、木,暗指的是燕王。朱棣是朱家“金木水火土”的木字辈,“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解字》)。”猿,则是指的明朝建立于猴年(戊申年)。

缘木求鱼必在水边,“穷猿择木”点化的是猴子捞月这个寓言,也是在水边发生的事——这就是“水浒”真正的含义。

“水浒”熄灭了火德王

从文本故事看,“水浒”指的就是梁山,梁山就是水泊中的陆地,符合“水浒”文本含义。但是,文本背后所隐藏的真故事,梁山就不是现实中的梁山了。正因为如此,“八百里水泊”引起了读者很大的争议,现实中的梁山哪里有这么宽阔的水域呢?

其实,梁山写的是《诗经》中的梁山,这座山在北京附近。《诗经·韩奕》中有:“奕奕梁山”之句,说的是燕国都城附近的梁山。这座梁山在郦道元《水经注》中有更明确的记载,梁山也就是后来的四平山、石景山。石景山中,则有碣石山、石经山……等等,《水浒传》中的段景住、石将军石勇都是这些山的暗喻,尤其是决定梁山排名的石碣,就是出自“梁山”。

梁山大聚义时,西北乾方一声霹雳,一只大金盘化作一团火块,钻进了正南地下。宋江派人掘地三尺,挖出了刻着一百单八将星号、绰号、姓名以及座次的石碣,这层寓意便是燕王朱棣夺位成功,然后迁都北京,封赏功臣。

但是,施耐庵在这个故事中,又暗藏了明朝灭亡的惊天大预言。

天上一声巨响,隐写的是霹雳大仙,照应了伏魔大殿中误走妖魔时的“十万军中半夜雷”。霹雳大仙就是太祖武德皇帝,太祖武德皇帝是赵匡胤、朱元璋两人谥号的提炼合成。也就是说,霹雳大仙就是赵匡胤、朱洪武。因而,那只化作火块坠落于“水浒”的大金盘,也是宋、明两朝开国太祖。

《大宋宣和遗事》中,记载了赵匡胤两句《咏日》诗:“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并且说“后来以为应大金破汴梁之谶”。赵匡胤以太阳自比,却没料到他自己预言了自家王朝的灭亡。大金盘钻进正南地下,意味着南宋的建立。因而,这只大金盘就是一种谶语符码。施耐庵借用“大金盘”中的“赶散残星与明月”,预言明朝将如北宋那样,为“金”所亡。

施耐庵让赵匡胤的“大金盘”先化作一团火块,是因为宋太祖在建隆元年(960年)时,定国运为“火德王”。朱洪武虽然没有正式诏令大明为火德王运,实际上也是效仿汉高祖,以火德为国运。因此,朱洪武的谥号中就有“高皇帝”三个字,书中的高俅、刘高、高衙内等等,都隐喻了“高皇帝”。

大明是火德运,火的克星就是水,所以,“水浒”深刻的含义就是预言明朝将亡于“水”。十分不幸的是,施耐庵两百多年前就预见了后来的历史,明朝就是被后金所灭,后金也因为明朝是火德运而该国号为清。

“水浒”揭示了王朝必定灭亡的历史规律

《水浒传》的伟大之处,并不是以前所未有的奇特笔法,写了一层又一层寓意深刻的传奇故事,也不是塑造了梁山一百单八将这样的文学形象,更不是为了预言,甚至诅咒谋朝篡位、破坏天下太平的妖魔皇帝,而是戳穿了帝王的惊天谎言,揭示了王朝必将灭亡的历史规律。

《水浒传》“开篇引首”中,施耐庵写道:“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这句话中的“天道循环”,就是上面所讲到的“火德王运”之类的帝王天命论。

“天道循环”原本是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以五行运行规则总结出来的宇宙变化规律,但是,这个宇宙循环之道被齐宣王稷下馆的邹衍演说成了帝王天命。这一学说被后来的皇帝视若珍宝,他们都以天命自居,说自己是天帝之子,下派到人间做皇帝的。因而,他们是“奉天承运皇帝”。

《水浒传》中以霹雳大仙、赤脚大仙、玄武大帝这样的上界大仙来写皇帝,梁山中的皇帝同样是“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界,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施耐庵毫不客气地说,这些皇帝都是妖魔,假借天命,必定亡于“水浒寨中”、“梁山泊内”。

在《水浒传》中,施耐庵以“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中的“三月初三”,暗中点到了玄武大帝,三月初三就是玄武大帝的诞辰。这个时间节点,后来又出现在九天玄女殿中,就是宋江吃的三杯仙酒、三枚仙枣,以及三卷天书和天书的尺寸。因此,九天玄女、九尾龟、蔡九知府等等,都是玄武大帝的另外一种隐写。

上文讲到,《水浒传》主写的明朝的玄武门之变,也就是靖难之役。这场“火并”的双方,一方是在书中以“雪花大蛇”暗喻的朱允炆(朱允炆生于蛇年大雪节),龟蛇相逢,意味着玄武显形。另一方就是自称玄武大帝转世的燕王朱棣。

道家传说中,玄武大帝是玉皇大帝的接班人,而《水浒传》中的玉皇大帝暗指的是朱元璋。朱元璋之“璋”就是一种玉器,名为“半圭”。施耐庵无情地鞭笞了不要脸的皇帝,此前,皇帝们还自称是天帝之子,是“天子”,现在,干脆自己就是天帝了。世上哪有神仙皇帝,这样的妖魔,岂有不忘之理?

在施耐庵之后,明朝开始了思想启蒙,这场持续了整个明朝的思想界的革新,主要目标就是反对历来已久的封建皇帝制度。《水浒传》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不就是明朝思想启蒙的先声吗?

我认为,《水浒传》才是名著中的名著,是世界第一名著。后来的《西游记》、《红楼梦》继承了《水浒传》的创作手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两个隔代的伟大作家在《水浒传》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封建王朝的灭亡史。

因此,历史上只有《西游记》、《红楼梦》的作者读懂了“水浒”的含义,即便是“脂砚斋”、“畸笏叟”之类的批书人,恐怕未必知道作者的真意,因为,他们没有读懂《水浒传》。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