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何谓君子不器?

追梦人 其它 120

君子不器的字面意思是: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

天地万物,大道不器。世间繁杂,君子不器。不惑则通,通则达,达则简,至简则慧。

有种从容气质很迷人,简单而深邃,自带征服魅力,比如王志文在《天道》中的表现。抛开君子不说,其确有不器之范儿。

我们常说的”大器”已是厉害人物,但离”不器”还差得多。要更深刻地了解”君子不器”,先了解何为”器”,以及与之对应的”道”。各位寻思下自己属于哪个境界。

1.”道”和”器”

①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上”属意识形态范畴,是认知宇宙万物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源的思考方式),研究的是无形的道体层面,即现象背后的东西或规律。比如,灵魂去了哪?命运是什么?

西方世界称之为”哲学”。西方”形而上学”,其译名就参照了《易经·系辞》这段。

②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下”指万事万物的表象,就是”形”,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式真实感受到的实物东西,这种认知方式很直接。若以意念感受到,则已上升为”形而上”。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易经·系辞

天地之间凡可见者都称”现象”,它们的形体就称为”器”,即万事万物的形和相,我们可以理解为万物”色相”。

天地所生者称”物”,比如草木和动物;人类所造者称”器”,比如瓦罐和工具。语义常有延伸,就有了易经说法”器乃万物之相”。

器物是人类最原始、最平凡的生活用品。当你看到脸盆和陶器,不需思考,所见即所知。这种表象认知直接而死板,老祖宗就用最普通简单的”器”,来对比和解释深奥的”道”。

欧阳修《秋声赋》说”人为动物,惟物之灵”。人类为众灵之长,从”器”到”道”,也是人类区别其他物种,从而产生文明的关键。

“形而上”的认知思维,源于对”为什么”的思考。于是,诞生哲学的古希腊也诞生了数学、几何、医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古希腊文明的成功,就归功于于系统化的思考。

认知度又把人类分成两个境界☞器和不器。何为”不器”?”君子不器”是怎样练成的?

2.”君子不器”

①何为”不器”?

子曰: 君子不器。丨论语·为政

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丨朱子注

粗柳簸箕细柳斗,各有各的用处。簸箕不能量谷,斗则不能筛物。延伸下,粗柳也不适合编斗,簸箕也不好用细柳。器物都各有功用,很死板,通常不能相互通用。况且瓶子再大,容量都有限制,多出来一点也装不下。

人非器物,君子更非凡人,不能像死板的器物一样局限于某方面的功用和能量,认知也不能流于表象,更不能像礼器一样成为摆设。君子当广博多才,并融会贯通,做到博深和变通,把作用发挥到极致,并投入实用。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普通人教化不够,只能顾虑眼前生活,不能对他们要求太高。君子则必须担当,心怀天下社稷,竭尽所能。

“不器”强调两点: 博深和变通。博则能,通则达。第二点是最难的,因为涉及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最强手段☞深度思考和认知思维。这又回到易经中的”器”和”道”。

《系辞》(上下)代表易学最高思想水平,是先秦学者认识论和方法论之大成。所以《论语》和《易经》提到的”不器”是同一理论。

②如何做到”不器”?

凡人主观性强,常以本能和经验为认知手段,停留在”器”的层面,但君子不可以。

君子是懂得深度思考,简单又深邃的人,不应拘泥于事物的表象和方式,应当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和目的。君子不能像常人一样受困于肤浅的认知,应当去思考和领悟深层的规律,从而达到”道”的境界。君子看到的是现象,认知的是本质。

如此,君子不囿于眼前表象,则为”不器”,不器则通,通则达,可发挥更多、更大作用。

兵为下策。战事来临,君子要思考的不只是打赢和止损,更应思考战争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反省己方无法止战的原因,从而最大化避免战争,或不战而屈人之兵。其本质就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换句话说,解决好问题也是折损,预防问题的发生才是智慧。

3.君子不器,永无止境

道,不依主观意识存在。规律虽是客观的,但人类在思考、认知过程中必是客观入主观,已掺入了主观因素。就是说,人类对”道”的认知只能无限接近真相,而不能完全等同真相。认知的客观程度,也反映了”不器”的境界。

本是一体,即便是君子,因角度、立场、阅历、性情和学识不同,观察的切点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认知结果就会有偏差。我们认知的”客观”,与现实中的”客观”并不等同。

吃苹果要不要削皮?甲专家认为削皮,皮中有残留农药;乙专家认为不削皮,皮中富含维生素。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苹果还是那个苹果,真相还是那个真相,但是,不同人的认知发生了偏差。

实际上,君子也无法完全摆脱”器”。认知偏差会导致变通偏差,变而不通,则君子不达,又如何做到”君子不器”呢?所以,君子的认知思维要超脱格局,追求永无止境,从而达到最接近”道”的境界。

结语

天地众相,大道无形。本为一体,形的表象是”器”,对应的是”物”;形的背后是”道”,对应的是”理”。礼,载于器,关乎道。

朱子所言”博学”也是表象,所言”变通”才是本质。君子要有思想,有境界,不拘于万物色相,摆脱世俗格局,以客观的深度思考去认知世界,从而达到最接近大道的境界。

两个关键点: 思考力的深度,去主观化的程度。如此,君子可摆脱”器”的拘囿,不惑则通,通则达,大业可成。此所谓”君子不器”。

道,是人类思维认知的深度探索;器,是芸芸众生的生存所需。生活保持”器”的心态,做事学习”不器”的思维。做不到”不器”,成不了”大器”,做个洒脱的”小器”也不错。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