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中的女官是干什么的?

追梦人 冷知识 110

公元697年,武则天无意间撞见张昌宗和女宰相官婉儿衣冠不整抱在一起,她怒不可遏,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子就朝上官婉儿的眉心刺去:“我的男人你也敢动,罪当处死!”瞬间上官婉儿眉心血流如注,差点殒命。

 

 

武则天登基称帝后,她的女儿太平公主为了获得权力参与朝政,开始不断地训练男宠,为的是从中挑出最好的,献给母亲,来巩固地位。

张昌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脱颖而出,成为女皇新一代的“宠妃”。

张昌宗不仅长相俊美,口才也相当了得,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很快就讨得武则天的欢心。召见当天就被任命为云麾将军,行使左千牛中郎将职务。

为了不让权力旁落他人之手,张昌宗又向武则天推荐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张易之则被任为司卫少卿,还赐了一处豪宅,绢帛500段,以及大量的男仆女婢、骆驼、牛马供其使用。

几天后,张昌宗又被提升为银青光䘵大夫,他死去的父亲张希臧被追认为襄州刺史,母亲韦氏、臧氏一同被封为太夫人,宫中的女官、尚宫每天都要去向他们请安。

张昌宗进宫不到半个月,权势就像坐上云霄飞车一样,震惊天下,连武则天的那些亲戚都要上门讨好巴结。

 

 

有了权势后,张昌宗就开始飘了,他一边讨好着武则天,从武则天这边获取好处,一边又在服侍武则天之余多次挑逗她身边的女人——上官婉儿。

这也难怪,彼此武则天已经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了,而上官婉儿才26岁,风华正茂,年轻貌美。

由于上官婉儿经常要帮武则天写文书,所以常常会碰到张昌宗,有时候武则天不在,张昌宗就会调戏她,并对她动手动脚。

唐朝时期,民风开放,上官婉儿也不觉得反感,毕竟怎么说也是一个赏心悦目的美男。你来我往后,两人就发展出了私情。

这天,张昌宗刚服侍完武则天休息,就偷偷来到上官婉儿的身后,一把抱住了她,火急火燎地就要解开她的衣裙。

这时,外面传来婢女的声音:“陛下,陛下……”

原来武则天早就听说了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两人的风言风语,就装睡来个现场捉J。

当她看到两人衣衫不整的样子,怒不可遏,随手就从头上拔下了一只簪子,快准狠地扎向上官婉儿的眉心,怒斥道:“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

血瞬间从上官婉儿的眉心倾注下来,只要再扎进去一点,上官婉儿就会当场殒命。

张昌宗见状,立马跪下为上官婉儿求饶,说两人并无私情,只是在讨论如何更好地服侍陛下。

武则天当然不相信张昌宗的鬼话,但是她也舍不得杀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从13岁就一直跟在她身边,是她的心腹,也是她处理朝政事务的重要帮手。

同时,对于武则天来说,张昌宗能够满足她身体上的需要,而上官婉儿在文学、书法上的造诣能满足她精神上的需要。

虽然武则天没有将上官婉儿处死,但还是开始冷落上官婉儿。

武则天这一刺,在上官婉儿的额头上留下了一个疤痕,为了掩盖这个疤痕,上官婉儿别出心裁地在伤疤处画了一朵梅花,也让原本就美艳的她更加动人,一时“梅花妆”也成了唐朝女人争相模仿的妆容。

 

 

武则天对此也是赞叹不已,这也是她看重上官婉儿的原因,不仅才华横溢,还坚强得像棵韧草一样,也是上官婉儿能掌权32年,被称为“巾帼宰相”的原因。

虽然上官婉儿的权力和待遇不亚于朝中宰相,但她的身份仍然还是一个“女官”。“女官”说是官也并非全是官,称其为官,是因其有品秩、有位阶、有管理职责。说不是官,是因其基本不参与国计民生事务,只服务于内廷。

在中国的大部分朝代,女官只是比宫女地位高一级的侍女而已,也就是替帝王家打理后宫事务,又没有妃嫔名分的高级宫女。

女官要想飞黄腾达,唯一的途径也是跟宫女一样,有幸被皇帝临幸,成为皇帝的女人,封嫔封妃。

比如宋真宗时期,就有一位女官李氏,长得十分漂亮,李氏的职位是司寝,相当于专门负责皇帝睡觉事宜的。

有一天,她在给宋真宗整理内务时,正好宋真宗喝了酒,一把就将她拉入帷帐中,十个月后就诞下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不过李氏生子不过是宋真宗和其宠妃刘娥的一颗棋子。因宋真宗想要立刘娥为后,奈何刘娥家世不显赫,又没有子嗣,群臣不服。

恰巧这时候,李氏对这两口子说她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赤脚仙人,口口声声说要当她的儿子。宋真宗和刘娥对视了一眼,便想出了“借腹生子”的办法。

李氏生下儿子赵祯后,宋真宗却对外声称赵祯是刘娥所生,封刘娥为德妃,而李氏只封为崇阳县君。后来李氏又生下一个女儿,才被封为顺容,而刘娥早就“母凭子贵 ”被宋真宗立为皇后。

 

 

女官作为帝王后妃体制的伴生之物,其职责在不同朝代是有所不同的。

1、女官的设置最早始于商朝,此时的女官是真正的女性官员。

商朝时期,母系社会的力量还比较强大,所以女性的地位普遍比较高,妇女可以广泛地参与国家事务,包括军事、政治、宗教祭祀等领域。

这个时期的女官是真正的女性官员,拥有实权,后来专司后宫的女宫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女官叫妇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先秦女性姓写在最后)。

妇好是中国历史是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一生东征西讨,平鬼方、定土方,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

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但是妇好打仗一次带兵就一万多人,相当于商朝一半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不仅是一个女将军,还是商高宗武丁的王后之一(武丁前后立过三个王后),但是她并没有和武丁住在一起,她有自己的封地和财产,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自己的封地里,相当于一个拥有独立经济能力的贵族。

 

 

在商朝,像妇好这样有自己封地和财产的女官不在少数。

商周王武丁有60多个妻子,妻妾兼女将的就有好几个,有名字记载的除了妇好外,还有一个叫妇妌的妻子,也曾多次率师远征,同时为武丁管理农业和内政,封地在井方,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刑台。

这种现象在当时算是很普遍的,但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

2、到了周朝,周公强化了宗法制,妇女地位下降,所能出任的公职范围也大大减小

周天子灭了商朝后,上古母系社会的遗留也逐渐淡去,中国开始也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男权进一步加强,妇女地位进一步下降。

尤其是在周公旦所著儒家经典《周礼》问世后,强化了宗法,使得妇女所能出任的公职人范围大大减小,职责就仅限于服务于天子私生活和参与管理典礼仪式、宗教活动。

周天子的后宫分别有王后、夫人、九嫔、世妇、御妻、女祝、女史、内司服和逢人等。除了正妻王后之外,其他的嫔妃既是妾也是女官。

九嫔“掌妇学之法”,掌管后宫法律法规,安排后妃侍寝,同时也在祭祀宗庙、宴会诸侯、丧葬大事时辅佐王后。

世妇掌“礼”事,在祭典上,管理宫女清洗祭器、精选供物、祭器的陈列摆设等,在国家重要官员如卿大夫死后,负责代表王室吊唁。

御妻则是协助九嫔安排后妃侍寝,负责在祭祀时协助管理宫女,负责在王后和太后死时为他们更衣洁净遗体。国家重要官员的追悼会,御妻也要陪世妇前往。

女祝,则是“掌王后之内祭祀,凡内祷之事”。内祭祀,就是指宫廷内部的祭奠,主要是宫里的门神、灶神这些的。

女史,“以良家妇女知书者为之”,相当于后宫的太史令,只不过太史写的是国家大事,而女史写的是后宫秘事。

内司服和逢人,则是“并掌宫中衣服”,就是掌握宫中的日常服装和礼仪服饰。

除了天子的女人充当女官的角色,士大夫的妻子、宗室女子等贵族妇女也会充当女官的角色,她们主要职责一般是司仪或者祭司。

 

 

3、真正将女官从皇上的妃嫔中分开来的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跋跋宏专设女职“以典内事”,称为“内官”,专门管理后宫事务,将女官分为内司、作司、太监、女侍中、女尚书、女贤人、女书史等不同职衔,分别对应二品到五品的官阶,其官品俸禄等同于同级别外官。

这个时期出现了两个非常有名的女官。

一个是女侍中陆令萱,就是电视剧《陆贞传奇》中陆贞的原型。

陆令萱是东魏将领骆超的妻子,骆超因为谋反罪被杀,陆令萱配入掖庭(后宫妃嫔居住的地方)为奴,负责照顾高纬,也就是后来北齐的第五位皇帝。

陆令萱深得胡太后(高纬生母)的宠信,便任她为女侍中。“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即陆令萱当时的品阶相当于宰相。

之后,陆令萱便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先后除掉了北齐有权势的大臣,然后让后主高纬将自己的儿子穆提拔为录尚书事(相当于西汉大将军霍光的柄政时期的职位),从此母子俩控制朝政,站在了权力的顶端。

但也因为如此激烈的内耗,导致北齐朝政不堪重负,最终败亡于北周的铁骑之下。

 

 

还有一个是谯国夫人冼英,又称冼夫人,是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人,她历经梁、陈、隋三朝,一生都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功勋卓著,先后被七朝君王敕封,被尊称为岭南“圣母”,《隋书》《北史》都为她立传,周总理称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4、隋唐时期女官制走向成熟完善,成为后世女官制的样板

隋文帝杨坚仅花了四个月就将四分五裂的中国再次统一起来,建立了隋朝,在政治上也相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外朝上推行了分工明确的三省六部制,相应内庭也规制了各职能机构,隋文帝时设有六尚、六司、六典,隋炀帝时改为六尚二十四司,“以掌宫掖之政”。

之后的唐朝,基本上是承袭了这一制度。

这一制度将后宫中除宫女以外的女人分为两部分,内官和宫官,内官就是后妃,后妃兼妻妾和女官之职;而宫官就是专职女官。

内官的最高统领当然就是皇后了,皇后以下的,按照位份授予品级官阶,待遇参照外朝大臣。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最高级的是三妃,惠妃、丽妃、华妃是正一品,品阶等同宰相;往下淑仪、德仪、贤仪等六仪为正二品;再往下是美人,正三品;然后是才人,正四品。武则天刚入宫时,封的就是才人。

宫官,专职女官,分属“六尚”,即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六个部门。

尚宫局是辅助皇后掌握文书,发号施令的;尚仪局就是掌管礼仪的;尚服局,顾名思义就是管穿衣的;尚食局就是管吃饭的;尚寝局就是管皇帝和后妃们睡觉的;尚功局则是管后宫的女红。

除了六尚之外,还有宫正一名,掌管后宫纪律;还有无定员的女史,也就是文书办事员。

 

 

简单来讲,唐朝女官的主要职责有四个方面:

第一,负责管理文书图籍

这个职责主要是尚宫局的职能,下有司记、司言、司簿、司闱等官。司记就是记录员,司言就是负责传达皇后和太后懿旨、妃嫔谕旨的。司簿是管理名录文件的,司闱则是管理宫阁钥匙的。

除了尚宫局需要管理文书图籍,尚仪局的司籍、典籍和掌籍也负责管理书籍,比如定时晾晒等。

第二,负责管理宫廷的吃穿住行

这些职责就是由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负责。就是皇帝和皇帝的老婆们要吃什么饭、喝什么汤、吃什么药、穿什么衣服,皇帝每天晚上要和谁睡觉都由这些职能部门负责。

妃嫔们外出时,还要负责给他们安排乘撵、负责拿伞扇等。

第三,负责管理后宫的礼仪

后宫的礼仪主要是尚仪局负责。尚仪局下有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彤史等官职。司籍,前面讲过负责管理书籍,司乐就是负责宴会的奏乐,司宾管理宴会宾客,统计宴会所需的东西,司赞负责引导宾客入席,彤史负责记载后宫妃嫔的功过。

唐朝最有名的女官,不用说,当然就是上官婉儿了。上官婉儿掌管的是宫中制诰,也就是皇帝的诏命,官职相当于明代的司笔太监,不过因为和武则天的关系,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丞相。

武则天还让其处理奏表,参决政务,当时唐朝的军国谋略、生杀大权,大多取决于上官婉儿。

 

 

唐朝之后的宋朝、明朝基本上也延沿袭了这套女官制度,只是稍有调整,比如明朝在“六尚二十四司”的基础上,又单独设立了宫正局。

宫正局负责管理对宫女的监察,下设司正和典正,负责管理对宫女的赏罚黜陟,小事由宫正决定,遇到不能决定的大事,可汇报给后妃处置。

女官制度发展到这里,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这些职能是不是和我们最熟悉的清朝太监的功能差不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女官其实也就相当于女太监。

到了明朝永乐帝朱棣后,女太监的多数职权已经被宦官取代了,六尚也被取消了,只存有尚宫四司。

到了清朝,由于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只继承了前朝的后妃体制,取消了女官制度。但并不是说清朝完全没有女官,比如慈禧太后时期,也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女官,就是德龄公主,因其是中法混血儿,游历过多个国家,被慈禧召进宫当翻译。

分析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在中国漫长的二千多年封建社会,女官虽然名义上是“官”,但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帝王眼里,她们充其量不过是男性的附属品。

她们的命运,从踏入后宫的那一刻命运早已注定,除了少数幸运的女子可以荣登显贵,大多数人在青春耗尽、人老珠黄后,孤老于宫中。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