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董卓有多残暴?

幕后 冷知识 134

董卓的残暴,可以说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以至于他去世的时候,他手下的士兵们高呼万岁,老百姓们载歌载舞,买酒买肉,以此庆祝这个“大魔王”的离世。

 

 

董卓究竟有多残暴?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嗜杀:挖掘帝墓、杀男霸女,甚至喝血食肉。手段残忍变态,可谓旷古未有。

不过,年轻时候的董卓,跟“大恶人”沾不上边,他曾经以“行侠仗义”闻名,带兵大破犯边的匈奴,时人皆对他赞不绝口。

一个人人称赞的好人,变成了无恶不作的大恶人,董卓经历了什么呢?

董卓出生于殷富的豪强家庭,他从小在凉州(今甘肃省)长大,当时岷县属于边远地区,与西北羌人的居住地相邻。受环境影响,董卓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

据史书记载,董卓体魄健壮,力气过人,他通晓武艺,能带着两只弓箭左右驰射,不仅当地人不敢惹他,就连周边的羌人都对他十分忌惮。

“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在与羌人的战斗中,董卓的势力也越来越强大,他还招募了李傕、郭汜、张济等一批精干作为自己的手下,在凉州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军事集团。

 

 

羌族的首领为了保全自己的部落,便极力讨好迎合董卓,他们经常带着大量的牲畜和财物前来拜望,与董卓称兄道弟。

董卓十分精明,他见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开始立豪杰人设,来提高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比如说,董卓豪爽大方地杀牛宰羊款待那些投诚的羌人。他还很讲义气地收罗大批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使得他们对董卓死心塌地、誓死跟随。

如此一来,董卓迅速成为了闻名陇西的风云人物,不论是官府还是民间,他都有着侠义的好口碑。

随着威望和权力的攀升,董卓已经不满足于当地豪强的名分,他开始野心勃勃地将目光转移到了东汉朝廷。

对当时的东汉朝廷来说,解决西羌的边境干扰是多年的难题。自公元108年开始,羌人就不断发动反叛,他们杀汉人官吏,侵占州县,东汉政府束手无策,只得求救于地方豪强来缓解西羌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董卓作为陇西豪强的代表性人物,被地方官吏推荐给了东汉朝廷。

朝廷授命于董卓征讨叛族,董卓也极力表现自己的能力,他带领军队纵横冲杀,左右开弓,立下赫赫战功。

董卓自领兵征讨羌胡、镇压黄巾军以来,多次受到朝廷重用,也开启了平步青云的仕途之路。

 

 

随着在朝廷内部的渗透,董卓的势力变得更多元化,逐渐形成了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

羽翼渐丰的董卓拥兵自重,也引起了朝廷的忌惮。

为了压制董卓的势力,汉灵帝多次召董卓到洛阳城担任“少府”,这是个肥差,掌管赋税和宫廷生活,油水很多的,但是却没有兵权。

董卓看懂了汉灵帝的心思,他直接拒绝了入京。

随即,汉灵帝又改任他为并州牧,想让他把兵权交给黄浦嵩,董卓依旧没有老实交出兵权。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13岁的刘辩继位当了皇帝,史称汉少帝。

 

 

由于皇帝年纪尚小,就由刘辩的母亲何太后垂帘听政。但实际上,主持朝政的大权则在皇帝舅舅何进的手中。

国舅何进出身屠户,早年以卖肉为生。后来他的妹妹进宫当了汉灵帝的宠妃,何进也因此沾了光,当了官。

何进掌权,外戚干政,自然引发了官宦矛盾。

为了控制皇权,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与朝廷宦官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这个宦官集团,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十常侍”。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董卓眼见朝廷两派斗得如火如荼,他心中窃喜。同时,他密切注视着朝廷各派的动向,随时准备着见机行事。

何进实在烦透了“十常侍”的干扰,便决定对宦官集团下手。

为了确保成功的几率,何进联合了袁绍,同时还下令董卓带兵来京助阵。

让何进没想到的是,他最大的绊脚石,竟然是自己的妹妹何太后。

何太后长期在后宫生活,她早就和这些宦官太监们结成了利益集团,并且,这些太监们也经常贿赂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

何太后的强烈阻挠,何进也不好直接出手,他决定利用外援,让董卓带兵到洛阳,帮助他解决这些宦官。

不过,何进的计划依旧没有成功,宦官中常侍张让等先发制人,假借太后名义将何进召进宫中后又将其杀掉。

 

 

听说何进死了,袁绍这边赶紧发兵,看见太监就杀,整个皇宫血海一片,张让带着小皇帝刘辩,还有陈留王刘协逃到了洛阳城北的北邙山下。

张让看到大势已去,挥刀自杀。

而此时的董卓还在路上,他得知刘辩与刘协被劫走后,便立即率军将刘辩、刘协成功救回,张让看到大势已去,选择了挥刀自杀。

在带着小皇帝刘辩回京的路上,董卓让小皇帝讲一讲宫里的经过,但刘辩被吓得哆哆嗦嗦,完全说不出话,反而是一旁的陈留王刘协,镇定自若地把整个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董卓带着小皇帝回京后,他仗着自己救驾有功,便堂而皇之地率军进京城,当时有大臣提出让他退兵,董卓趾高气扬地指着他们的鼻子一番臭骂。

此时董卓站在了”护驾有功“的道义制高点,他还接收了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麾下的兵卒,一跃成为长安城内最有实力的人。

 

 

看着瑟瑟发抖的小皇帝刘辩,董卓开始野心膨胀,他开始杀大臣,只要是不合他心意的,均死在了他的刀下。

当时,时任执金吾的丁原(吕布第一任义父),与董卓很不对付,他看不惯董卓把持朝政,因此遭到了董卓忌恨。

于是,董卓利诱吕布,通过吕布之手除掉了丁原,随即又将丁原的部下和地盘全部吞并。

自此,京都的所有兵权尽皆落入董卓手中,董卓更加变本加厉,他甚至衍生出了废帝的想法。

在一次会议上,董卓肆无忌惮地说:“少帝愚昧懦弱,不能敬奉宗庙,没有资格担任天下的君主。为了国家和汉室江山着想,我想效法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的故事,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

在场的官员大部分忌惮董卓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只有尚书卢植当面提出了反对意见。

董卓大怒,他立即命令士兵将卢植推出斩首,幸亏侍中蔡邕极力劝阻,卢植才免于一死。

一番“杀鸡儆猴”的操作之后,董卓废掉了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

 

 

9月1日,刘协正式登基,史称“汉献帝”。

紧接着,废帝刘辩的母亲何太后成为了董卓整治的目标。

于是,董卓又召开群臣会议,向大臣们数落何太后的种种罪行,何太后也因此被贬居到了永安宫,随后将她毒死。

董卓趁着何太后下葬的机会,他打开了汉灵帝的陵墓,将里面的金银珠宝一扫而空。

话说刘辩被废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反抗董卓的浪潮,包括曹操在内的不少人,纷纷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拥立刘辩复位。

董卓为了断绝反董联军的念想,干脆派人直接毒杀了刘辩。

纵观整个东汉王朝,已经完全由董卓一手遮天,无论是皇帝的废立、还是朝臣的任免,以及重大政策的制定,都由董卓说了算。

在肃清皇宫之后,董卓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由于军队人数激增,粮饷严重不足,他听说京城富贵家庭很多,便下令士卒前去抢掠,将他们的家产全部没收,女眷则全部奸淫,这在当时被称作“搜牢”。

 

 

正所谓上行下效,董卓的手下也开始胡作非为,他们冲进洛阳城里的大小人家中,看见东西就抢,士兵们杀死全部男子,凶残地割下他们的头颅,血淋淋地并排在车辕上,令人触目惊心。

此外,他们还趁机掳走大批妇女和大量财物。

一番奸淫掳掠之后,董卓还觉得不够,他又想出了个办法捞取更多钱财,那就是搞金融战。

他命人搜集了京城及周边百姓家的铜制品,全部融化之后铸成小钱,将原本流通的五铢钱废黜。

这就造成一个结果,百姓手中的钱不值钱了,财富大量流入董卓的口袋,物价进一步被抬高,百姓的生活成本极大增加,更多人因此饿死。

 

 

弄到钱之后,财政问题得以解决,董卓也开始享受人生了,他大方地搬进宫内居住,遇到美女便直接搂过来,管她是公主还是宫女,全部惨遭奸淫。

在朝堂上,只要是听到有人反对他,董卓就直接赐死,还要没收其家产,抢夺其女眷。以至于所有的大臣都很害怕他,再也不敢违背他的意愿了。

谁敢反对他,杀。他看谁不顺眼,杀。一切问题都以“杀”来处理。

侍御史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了解除佩剑,被董卓活活打死。

何苗死后,董卓让人把他的尸体挖出来肢解后扔到园林中,大司农周忠的儿子周晖,听说洛阳有变,赶紧赶过来,董卓仅仅因为看他不顺眼,就把他杀了。

董卓的暴行,激怒了天下人,京城逃走的袁绍、曹操等人在家乡招兵买马,并联合孙坚等地方军阀组成了反董大军,准备反攻洛阳。

此时的东汉,已经四分五裂,各路枭雄割据一方,讨伐董卓,既能让自己的割据更加合理合法,又能名正言顺地扩大地盘。

因此,东汉十八个州的州牧们联合起来,组建了“关东联军”,公推袁绍为“盟主”,一起向洛阳进发,讨伐“董贼”。

 

 

再加上黄巾军在河东一带作乱,数十万百姓进入三辅,逼近京城,董卓担心洛董卓抵抗不住关东联军的进攻,便决定迁都长安。

古时候迁都,可不仅仅是把行政中心搬过去就行了,那是要带着人口一起走的,洛阳城内的百姓们,世世代代在洛阳居住,怎么会愿意跑到长安去。

于是,董卓下令强迫搬离,几百万人全部是靠两条腿走过去的。其中发生的踩踏事故,抢夺粮食事件可想而知。迁都途中,士兵还经常滥杀无辜,尸横遍野。

 

 

将百姓们赶出京城之后,董卓暂时留在洛阳,来对抗反董大军。

在留守洛阳期间,他也没有闲着,继续干着天怒人怨的事情,刷新着人性的底线。

正所谓“得不到的就要毁掉”,董卓担心洛阳落入他人之手,便命人放火杀掉宫殿、官府和民房等建筑,东汉的国家博物馆藏书,也全部毁于大火。可怜东汉在洛阳立都近二百年,竟被董卓一把火杀得精光。

然后,董卓又让吕布把汉朝历代皇帝,王公的陵墓全部挖开,把里面的珍宝全部带走。

于是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

此时的洛阳城,二百里内看不见一处建筑物和一个活人,四处凋敝,满目疮痍。

 

 

董卓入长安城时,要求文武百官全部跪迎,他自己则僭越帝王礼仪,穿着天子服侍,乘坐天子车马,还自封为太师,让刘协称他为尚父,位在诸王之上。

到了长安以后,董卓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关中的郿县修建了一个坞堡,高厚各七丈,也叫万岁坞。

郿坞中囤积了够吃30年的粮食,另外又挑选了100多名美女,供董卓玩乐。

他在长安举办了盛大的宴会,邀请百官参加,他还召来很多美貌宫女及搜刮来的良家女子供大家淫乐,一时间朝堂竟然变成了娱乐场所,那场面简直不忍直视。

 

 

在一次宴会之上,董卓让人拉上来了100多个投降者,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挖掉他们的眼镜,砍掉他们的腿,割了他们的舌头,甚至把这些大活人,当火锅给煮了。

吓得这些赴宴的大臣们一顿哆嗦,手中的筷子和勺子都掉在了地上。

董卓则谈笑风生地吃着,至于他吃的什么,就请各位脑补吧。

“卓豫施帐幔饮,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于坐中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镬煮之,未死,偃转杯案间,会者皆战栗亡失匕箸,而卓饮食自若。”——《三国志·董卓传》

和所有的独裁者一样,董卓也有“被害妄想症”。

董卓的猜忌心非常强,为了防止家人被害,他将母亲池阳君及妻儿安置在郿坞,让数百名仆役服侍他们,还派遣重兵保护他们的安全。

有一天,太史令观天象后,说:“恐怕有大臣要去世了”。

董卓担心这个人会是自己,于是,就像找一个替死鬼,想来想去,他觉得卫尉张温这个人看着不顺眼,于是,让人当街把他活活鞭打死了。

事实证明,太史令的话还是得到了应验。

 

 

董卓的种种暴行,激发了另外一路讨伐者,这一路,来自他的身边大臣,为首的就是司徒王允。

司徒王允心存汉室,对董卓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于是找到差点被董卓杀死的吕布,跟他密谋刺杀董卓。

吕布原来是丁原的义子,但是,他却亲手杀了丁原,后来董卓又认他为义子。不过,董卓可没有把他当真儿子看待。

吕布和董卓的小妾勾搭上了,气得董卓要杀吕布,从此以后,吕布和董卓之间就有了隔阂。

尽管有隔阂,但吕布认为自己是董卓的儿子,这种弑父的行为做不得。

王允劝吕布道:“你姓吕,董卓姓董,谈何父子?再者说了,董卓向吕布掷戟的时候,有没有念及父子之情呢?”

吕布听完觉得有道理,况且效忠董卓这个残暴之徒并非长久之计,于是就答应王允伺机除掉董卓。

 

 

公元192年四月,董卓前往皇宫参加庆祝宴,当他的车队刚进入宫门的时候,李肃等人骑马冲出来将他刺伤。

董卓一边逃跑一边大声高呼:我儿吕布何在?”

这个时候,吕布不慌不忙的拿出事先拟好的诏书,大声的宣布:“有诏讨贼臣!”。

吕布便冲向前假装要保护他,但接近他之后却一刀斩杀了董卓。

 

 

百姓们听说董卓死了,纷纷弹冠相庆,并高声大呼万岁。

王允等人又派遣皇甫嵩攻打董旻镇守的郿坞,最终将其击败,而后斩杀董卓的一家老小,董卓就此灭族,郿坞的钱财和粮食也都被收缴。

董卓死后,如何处理董卓的尸体,成为了大臣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最后,大臣们决定将董卓的尸体扔到街上供百姓们唾弃。

老百姓在他的肚脐眼上放了一个灯绳,然后点燃了他的身体,董卓一身的肥膘,正好是天然的助燃剂。很快,董卓就被烧成了一堆白灰。

袁氏一族的门生故吏又将董卓的尸体烧毁之后挫骨成灰,然后抛洒在大路上供千万人践踏。

随着大风吹起,白灰被吹的无影无形。

一个祸乱大汉三年,一个荼毒无数生灵的恶魔,就这样消失了。

 

 

董卓之残暴,已经到了人人得而诛之的程度。正是因为他生前极度残暴不仁,死后才落得个挫骨扬灰的下场。可谓死得其所,死有余辜。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