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为什么会被判刑入狱?

追梦人 十万个为什么 87

李清照‬路子野‬,宁坐牢‬也要‬休夫‬!她爱喝酒,经常喝到烂醉;她爱赌博,麻将的前身就是她发明的;她要离婚,就上衙门公然休夫,我行我素,堪称妇女界的“泥石流”。

深秋时节,荷塘上点点残荷,倒影着一轮明月,一位年轻的妇人,登上一艘小船,独行于湖面之上,星光点点,美景在前,她却对月长叹,她无比盼望能到爱人的鸿雁传书。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此妇人便是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创作了许多朗朗上口,流传千古的词句。她的诗词从情感与生活中,以小见大,感情真挚细腻,词句精巧婉约,是当之无愧的词坛翘楚。

然而,这样一位诗书茶酒花的名门夫人,为何最后却落得一个锒铛入狱的结局呢?这一切,都要从她与赵明诚的爱情说起。

01、清诚之恋

公元1084年3月13日,李清照出生于山东济南章丘一户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时任礼部员外郎,就职太学,母亲是当朝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文学造诣颇深。

李清照自幼耳濡目染,加之天赋使然,小小年纪便才名远播,常得文人名家的交口称赞。

公元1100年,16岁的李清照跟随父亲移居汴京。在朱雀门外的一个小巷子里,豆蔻年华的李清照坐在庭院之中,思念着她离开不久的家乡。

那里的湖边有一个小亭,名叫“溪亭”,往年夏日里,李清照时常在亭中纳凉,也曾划着小船,带着酒,穿过湖中的那片芦苇去赏荷。

湖水潋滟,芦苇荡漾,醉卧小舟,不知归路,那首光照千古的《如梦令》就这样被李清照娓娓道来,跃然纸上。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而京都的繁华,闺阁的趣事,也都成了李清照笔下的华丽篇章。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少女微醺的样子娇憨可爱,而那喃喃低语的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道尽了李清照的万千风华,诗酒为伴的快意人生。

她爱酒如痴,赏花饮酒,微醺时更是文思泉涌。

菊花开了,她写下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梅花开了,她写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难过忧愁时,她写下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当李格非看着女儿写下的小令时,只觉词句清新,诗意隽永,不禁赞赏有加。

出于一个父亲的自豪,他将小令拿给同僚看,不久就传遍了汴京城,文人墨客无不拍手称赞,评价其“未有能道之者。”

被李清照的才华折服的不仅有文学大家,还有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其实赵明诚不知道的是,这个文采斐然的少女他是见过的。

公元1101年,李格非带着全家去相国寺祭拜,在游览相国寺时,17岁的李清照遇到了20岁的赵明诚。一瞬间,万千灯光中,两人眼中只有彼此,从此入了心间,再难忘怀。

一日,春光明媚,微风习习,李清照在花园里荡秋千,发髻未挽,鞋袜未穿,慵懒随意。谁知从日光中走来一位翩翩少年,此人正是赵明诚。

李清照见状,立刻跳下秋千,含羞跑开,跑到门边却忍不住回首偷看,将女儿家的情思表露无遗。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那一年,互生情愫的两人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结为夫妻,可谓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婚后,二人志趣相投,赵明诚时常陪伴李清照玩闹,饮酒泛舟,泼茶赌书,既洒脱又不失情趣。

李清照不仅爱喝酒,还喜欢赌博,她曾自诩:

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巳。

李清照痴迷于此,连南逃时也不忘自己的赌博事业,因为赌具丢失,她曾遗憾道:

自南渡来流离迁徒,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为了延续她的这项事业,她专门写了一本《打马图经》,据说打马便是麻将的前身,为此,她还无比自豪:

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李清照的行为即便是在北宋那个民风开化的朝代,依然是离经叛道的。作为一个深闺妇人,她与“贤内助”这三个字毫无关系,可是赵明诚不在乎,他只想让李清照做尽她喜欢的事情。

此时的李清照是快乐的,与丈夫深情缱绻,夫唱妇随,为了体现她的幸福,她自号“易安居士”,将他们的书屋命名为“归来堂”。

然而,这样的幸福时光终究是短暂的,随着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与淄州的知州,李清照与丈夫开始了两地分居的时光,那段岁月,李清照饱含着对赵明诚无尽的思念,安然度日。

重阳佳节,团圆的日子,赵明诚却没有回家,李清照无比想念曾经夫妇相随,以酒和诗的日子,此刻她却烛影相伴,孤枕难眠。

千百种离愁别绪团在心间,李清照只能借酒消愁,微醺之间,她在黄花丛中,信手写下一篇词阙。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思念像片片玉尘,飘入梦中,等待像朵朵火花,燃尽韶华。写罢这首《醉花阴》,李清照立马命人将这首词寄给了赵明诚。

然而,即便是两地相处,鸿雁传信的平静生活也没有持续多久,金兵的铁蹄便踏进了中原的山河,从此,李清照也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02、遇人不淑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北宋灭亡,侵略者的铁蹄一路南下,踏碎了大宋的山河,百姓们纷纷逃走,李清照为了躲避祸乱,也准备南渡逃亡。

为了与在江宁的丈夫赵明诚汇合,李清照开始为南渡做准备。归来堂里,收藏了许多夫妇二人的古玩字画金石,这是他们的心血,也是爱情的鉴证。

李清照摩挲着这一件件藏品,一件也舍不得丢弃,但是,如果要将这些东西全部带走,又实在是太多了。权衡之下,李清照决定将重复的书籍、多余的书画 与没有铭文的金石一概舍弃,即便这样,依然装了15车之多。

临行前,李清照将带不走的物品全部安放好,她期待能够与丈夫再次回到这个曾经充满幸福的家,然而在她离开没多久后,归来堂就毁于兵乱之中。

一路南逃的李清照原以为,很快就能和丈夫团聚。但是,一路的兵荒马乱,盗匪横行,李清照的15车行李已经所剩无几,而她也几乎丢了性命。

直到第二年,李清照才辗转来到江宁,与赵明诚团聚,这条路她走得非常艰辛,然而现实还是给了李清照一记响亮的耳光,她心心念念的良人不过是贪生怕死之辈。

一天深夜,乱党叛变,身为地方官的赵明诚却贪生怕死,临政脱逃,此事被朝廷知晓后,赵明诚被革职了。李清照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却坚毅果敢,一片爱国之情纯然肺腑,她为丈夫的行为感到深深的羞愧。

李清照跟随丈夫一路逃至乌江,看着这个楚霸王拔剑自刎的地方,她满怀豪情,吟咏出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听着李清照的吟咏,赵明诚羞愧至极。看着这破碎的山河,与懦弱的丈夫,李清照心灰意冷,她决定与丈夫归隐山林,共度余生。然而,朝廷的一纸诏令又改变了李清照的命运。

被革职的赵明诚再度被任命为湖州太守,必须立刻赴任。当时正值酷暑,赵明诚疲于赶路,不幸中暑。为了减轻病症,赵明诚服用了很多寒凉的药物,结果适得其反,一病不起。

李清照得知丈夫病重,马不停蹄地赶去照顾,可此时的赵明诚已无力回天。临死前,他交待李清照,一定要守护好他们多年珍藏的金石古籍,要将他们共同编纂的《金石录》完成。

没多久,赵明诚就撒手人寰,独留李清照一人在世间,孤独无依。这一年,李清照已经45岁了,随着爱人离世,山河破碎,李清照满心凄凉。她如同丧家之犬般,到处逃难,流落杭州。

经过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摧残后,李清照终于病倒了,而此时,她的生命中又出现了第二个男人——张汝舟。

张汝舟身居要职,丰神俊朗,对李清照更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照顾,这让李清照饱经风霜的内心,照进了一丝光亮。

于是,在张汝舟的糖衣炮弹之下,李清照以为自己又再一次遇到了爱情,为了能所依靠,有个稳定的生活,李清照毅然决定与张汝舟成婚。

然而,婚前的悉心关怀,不过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婚后,张汝舟的真实目的逐渐暴露,他不仅觊觎李清照的才华与美貌,更是想将她所剩不多的金石古玩占为己有。

一日,张汝舟从外面喝醉酒回来,醉态之下,他不再掩饰自己贪婪的本性,说道:“娘子,能不能将你那些金石文物拿予我欣赏欣赏?”

李清照闻言,面露难色道:“我哪还有什么金石文物,战乱频发,国家沦丧,这些东西早就丢得丢,烧得烧了。”

张汝舟却全然不信,冷哼一声道:“休要巧言令色骗我,今日,你要不拿出来给我欣赏,休要怪我不客气。”

这些金石古玩鉴证了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李清照视如生命,如何肯拱手让人,没有达到目的的张汝舟终于撕开了伪善的面具,对李清照开始恶语连连,更甚者拳脚相加。

无法忍受家暴的李清照,下定决心要与张汝舟和离。但是,据《宋刑统》记载:

妻告夫罪,虽得实,徒两年。

也就是说,妻告夫,不管结果如何,作为妻子都要蹲上两年大牢。可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止李清照想要离婚的决心,她绝不会与禽兽再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

出生名门的李清照曾经是汴梁风华无双的才女,也是离经叛道的前卫女孩,如今,她更是要为自己打上一场离婚官司,为自己挣一条后路。

在搜集了张汝舟大量的犯罪证据后,李清照告发了张汝舟收受贿赂,买卖官爵的罪行,并要求和离。在铁证面前,张汝舟供认不讳,被判流放到广西柳州,而李清照也被关入大牢。

然而,世事的折磨,让李清照的亲朋好友不忍李清照再受此苦难,于是在多方的营救下,李清照在入狱九天后,被放了出来。

虽然李清照得以摆脱了中山狼张汝舟,但是这段不足百日的婚姻还是给了李清照致命的打击,成为了她后半生永远的痛。

03、晚年凄凉

故土不在,家破人亡,李清照回望自己的前半生,悲凉之情溢于言表,悲恸之下,她写下了《声声慢》,疏解自己的苦闷。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经历了人世间最痛苦的折磨后,李清照将自己的一腔苦闷,化为爱国情怀。

公元1133年,吏部侍郎韩肖胄出使金国,李清照为表达对韩氏的敬仰,写下了《上枢密韩公诗》。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土。

江山沦陷,生民水火都在诗人的眼中,倘若她是一个二郎,那么她便可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奈何一介女子,只能感叹命运不公。

公元1140年,李清照将《金石录》整理成籍,完成了赵明诚的遗愿,并将它全部进献给了朝廷,从此,她更是深居简出,不问世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别家都灯火通明,阖家团圆的元宵佳节,李清照虽然羡慕别人的团圆,也不免回忆起,大相国寺的那场灯会,与赵明诚的初次相遇,那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光。

如今,自己早已两鬓斑白,形单影只,与竹影为伴,门外的繁华喧闹与自己早已没有半点关系。此时的李清照大概是无比思念曾经的家乡,与赵明诚共居的归来堂。

公元1155年,一代词人李清照,在孤苦无依中凄然离世,而她的诗词流传千古,经久不衰。

04、最后

李清照的一生是矛盾的!

曾经,她是个无忧无虑的闺阁千金,得父亲宠爱,丈夫珍重,不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然而,当山河破碎时,她的后半生,颠沛流离,无依无靠。她渴望团聚,渴望有人依靠,即便是躲在窗户下,听邻居低语两声,她也稍觉满足。

曾经,她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于是给了自己“易安居士”的称号,然而,她的后半生却再也没有找到属于她的“归来堂”。

然而,这些窘迫与艰辛,无奈与悔恨,对她来说,不过是白驹过隙,过眼云烟。

清代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评价李清照说:

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谁说轻柔不胜刚,谁说女子不如郎!

面对人生的坎坷磨难,李清照以宁折不弯的人格,遗世独立的风骨,给了自己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桀骜前行,成就了风华绝代的千古第一才女。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