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事件是怎么回事,1973年蜗牛事件

“蜗牛事件”是1970年代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事件的大致梗概是:1972年,中国打算从美国引进彩电生产线,为此,和美国RCA公司接洽,谈判确定价格为7300万美元。1973年,当时的四机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的简称,后来的电子工业部)派人去美国实地考察RCA公司,准备签合同。考察中的一站是参观制造显像管玻璃的康宁公司。康宁公司很热情,送给中方考察人员玻璃蜗牛作为礼品。没想到这个玻璃蜗牛礼品在中国国内引发轩然大波。有人写信告状,说美国人这是在讽刺中国“爬行”。

蜗牛事件是怎么回事,1973年蜗牛事件

此事被告到最高决策层。经过调查,了解到玻璃蜗牛在美国是常见礼品,美国人并没有讽刺中国人的意思。此事没有进一步扩大。

虽然如此,从美国引进彩电生产线的项目也就此告吹。中国引进彩电生产线因此拖后了好几年,直到1979年,才从日本引进,价格上升到1.6亿美元。

1971年,毛主席视察南方,看到服务员穿着漂亮的“的确良”衬衫,就好奇地问,这衣服从哪里来的?服务员表示,这是千辛万苦从北京买来的。毛主席感慨,我们中国人买件衣服还要“千辛万苦”,老百姓的日子有多难过?

回到北京后,毛主席就找到周恩来和李先念,问他们能不能搞一点化纤设备,让老百姓买衣服不要“千辛万苦”。从那时起,周总理和李副总理就开始着手大型设备引进问题。

蜗牛事件是怎么回事,1973年蜗牛事件

的确良衬衫,一代人的记忆

不光是化纤,很多消费品的生产设备都被列入了引进名录。1973年国家计委提出了“关于成套设备进口问题的请示报告”,算是打开了我国自50年代以来大规模引进外国设备的浪潮。当时,设备总金额定为43亿美元,后来追加到51.8亿美元,引进的设备包含了彩电生产设备和1米7轧机各 1套,4套大化纤,13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能力的化肥设备,2 套年产30万吨乙烯的石油化工设备,综合采煤机能力1300万吨,1套核电站,225万千瓦发电机、军用斯贝发动机等等。

如果生产设备大量引进,意味着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会有很大提高。可是,就在引进设备的过程中,爆发了震惊全国的“蜗牛事件”。

1972年国务院批准第四机械工业部以1000万美元引进一条装配彩色显像管的生产线,经过考察,我们才知道引进一条装配线,并不能生产出彩色显像管,还需要增加 8000 万美元的引进费用。四机部报告国务院,周总理立即批示“同意引进”。

四机部美国考察期间,美国的康宁公司给我国四机部考察团成员每人送了一个精美的玻璃蜗牛。

谁也想不到,小小的玻璃蜗牛,竟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蜗牛事件是怎么回事,1973年蜗牛事件

当时江青等人正在试图抢班夺权,到处搜寻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的黑材料。考察团收到玻璃蜗牛的情况传回国内,江青立即大做文章,说美国人送我们蜗牛是侮辱我们“爬行”,大骂国务院和四机部有关人员是“卖国主义”“洋奴”,并且下令必须退回礼品,提出抗议。

不过,周总理很快给出了反击,他让外交部调查情况,并且把调查结果上交毛主席。毛主席了解到,原来蜗牛是美国人互相赠送的礼品,送给中国人也毫无恶意。在政治局会议上,周总理也直言不讳提出了江青有关“玻璃蜗牛”的错误说法。

表面上看,玻璃蜗牛风波很快平息,但是引进彩电生产设备的工作却因此停滞了。

当时负责引进彩电生产设备的是四机部,可是最终将要使用这批设备的,却是迁移到四川大四线的长虹机器厂。当时,长虹机器厂厂长王治东,就是赴美国考察团的团长。四机部部长王诤看中了四机部系统王治东“四大金刚”的名声,把考察重任交给了他。

在美国纽约的“美国无线电公司”,也就是RCA,王治东带领的考察点看到美国的彩色显像管厂、彩色电视机厂、电视机零件厂,非常羡慕非常喜欢。

蜗牛事件是怎么回事,1973年蜗牛事件

电视机生产线

随后的谈判中,美国人对我们即将引进的一条年产75万支的彩色显像管生产线给出了令人心动的价格——7300万美元。美国人还强调,这是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当时中国外汇不足,各方面都捉襟见肘,王治东认为,美国的报价还可以再降一降,并且表达了要去日本看一看的意思。美国人当时就笑了,他说“RCA的技术实力是全世界最强的,日本人的松下索尼东芝,也全都是学我们的!”

王治东当然不接受美国人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他说:“不管是谁,都要遵循市场规律,更何况,中国是潜力无限的市场,这一点谁也比不上。”

不管怎样,王治东和RCA的谈判,还是比较顺利的。

随后,王治东一行人又参观了康宁公司,考察了他们的彩管玻壳厂、研究所和玻璃制品博物馆。

康宁公司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康宁市,是美国最发达的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制造商。如今手机屏幕使用的3d大猩猩玻璃,就是出自康宁公司的手笔。

当时,康宁公司的高管给王治东介绍自己,康宁是全球最大的玻璃生产企业,子公司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很多彩电企业,都使用了他们的玻璃外壳。

蜗牛事件是怎么回事,1973年蜗牛事件

康宁公司的高管,急于与中国达成合作,打开中国市场,于是给每个考察团成员送出了一个小小的玻璃蜗牛。

一开始,中方在场人员只看出这是一个精美的玻璃制品,甚至都没有弄清楚这是什么造型。

经过考察王治东认为这几家美国公司的技术和设备很先进,态度也很诚挚友好,引进这些生产线后,可以交给四川绵阳的长虹机器长进行生产,到时候,中国的彩电工业就能从无到有,从更高的起点出发。

不仅如此,王治东还考察调研了美国公司的考勤制度、奖惩办法、质量控制等制度,为未来的长虹彩电厂做了比较完整的规划。

可是,谁也想不到,王治东回国汇报的过程中,就被“蜗牛事件”拉下了马。

四机部里面出了一个野心家,名叫何文彬,想要巴结江青获得升迁,当他发现四机部代表团带回来的玻璃蜗牛时,立即想到了中国人对蜗牛的各种恶劣印象:

蜗牛是墙角下菜叶上蠕动爬行的带壳软体动物,这对中国人是一种侮辱!

蜗牛是与贫下中农为敌的害虫!

蜗牛事件是怎么回事,1973年蜗牛事件

当何文彬的信送到江青手里时,江青一伙人马上行动起来,准备好一切向四机部的王诤和王治东开炮,实际上,他们最终的目的,其实是给主持这项工作的周总理李先念泼脏水。

事情出了,就要解决。王诤忙不迭承担责任,王治东也绞尽脑汁写检查,都是为了设备引进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可是,事情远远不是王诤和王治东想的那样简单。王治东,四机部最有才能的干部,结果被发配到山东省电子工业局当了个副局长。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王治东写检查期间,还收到了美国RCA方面的来信:

王治东先生,如果你认为报价偏高,我们可以再谈。

当时的情况,引进生产线的工作,早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被癌症折磨的周总理,则是为了处理蜗牛事件,保护干实事的干部们,经常加班加点,有一次连续工作长达30多个小时。

在外交部和驻美外交人员的调查下,真相终于被解开。在西方文化中,蜗牛是一种美味珍馐,对于法国人来说,蜗牛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鲍鱼、海参和熊掌。

而在美国,蜗牛虽然不是高端食材,却拥有了异乎寻常的精神内涵——美国人认为,蜗牛能够拖动自重200多倍的物体,还拥有惊人的生命力,不吃不喝能够维持生命4年以上。

在美国人看来,蜗牛身上拥有顽强、力量和长寿多重品格,赠送别人蜗牛,是对别人的恭维,是象征着吉祥和友谊的行为。

蜗牛事件是怎么回事,1973年蜗牛事件

最终,因为蜗牛事件,中国彩电事业陷入停滞。王治东领导下的长虹,准备军转民大搞电器生产,也失去了这一次巨大的机会。

可笑的是,江青自作聪明,异想天开,让告密者何文彬到南京741厂主持工作,自力更生搞彩色显像管生产,劳民伤财好长时间,最终什么都没有做成。

而原本我们准备的美国RCA生产线,转卖给了台湾,对台湾的彩电工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这一次谈判破裂,让中国人民推迟了5年时间看彩电,保守估计损失达7亿。

而王治东厂长,调任山东后,先后主持了电子局和科委工作,对潍坊、烟台、青岛的电子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王治东在山东主持电子局期间,海尔、海信等企业崛起了。

直到1980年中国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在天津无线电厂建成,并举行试生产开工仪式。这条彩电生产线是从日本胜利公司引进,并参照中国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这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大批量生产彩色电视机的开始。

版权声明:木鱼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switchtang@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