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黄花塘事件是指1943年10月,当时的新四军转移到了淮南地区,军部则设置在了盱眙的黄花塘,在这里,发生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陈毅同志与饶漱石的分歧,这件事情持续了时间也不短,最后还是由毛主席出面调解,才最终化解了两人的分歧。

1949年初,随着平津战役的胜利,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此时毛主席向全军下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为了统一解放军全军编制,因而对各野战军番号进行了改编,其中华东野战军改称为第三野战军,陈毅出任司令,粟裕担任副司令。

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此后三野在陈粟二人的指挥下,南渡长江,直捣沪宁杭,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要说起三野的历史,陈毅和粟裕固然有缔造之功,但也有一个人的贡献丝毫不亚于这二个人,他甚至是陈毅和粟裕的直接领导,负责整个华东战区的党政军工作,他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饶漱石同志。

提起饶漱石,其实知道他的人不多,但其在三野历史上的地位,一点也不比当过三野司令的陈毅低。而在解放战争初期,陈毅领导的山东野战军,和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合并时,便由华东军区统一管理,此时饶漱石就担任华东军区政委。

如果追溯三野的起源,也就是新四军,其实也有饶漱石的身影,因为他曾经在新四军重建后,便担任过新四军政委,是一位出色的政工型领导。据后来新四军出身的一些将领回忆,饶漱石有着极强的能力,他学识渊博,是党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

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实际上饶漱石在新四军时期,他的威望甚至高于军长陈毅,这固然有我军党指挥枪这一原则的制衡,但更多的是,饶漱石凭借他的能力,确实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

而饶漱石其人,确实经历不凡,他出生于江西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过良好教育,是上海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大学毕业后,饶漱石便投身革命,一直从事有关农民和工人运动的工作,这也为他后来从事政治活动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饶漱石还有过一段入狱的经历,那是1929年,他被上海党中央派到东北,担任共青团北满省委书记时期,因从事工人运动,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后来在党组织的营救下,饶漱石才获得了自由。

在饶漱石出狱后,他因为身份极为可靠的缘故,便被党中央派去苏联学习。而在苏联期间,饶漱石积极学习,又深得共产国际的重视,再加上他精通多国语言的原因,所以共产国际便将饶漱石派到世界各地,宣传国际共运理念,组建其他国家的党组织。

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饶漱石的能力确实很强,否则他也不能被共产国际看重,成为我党少有的,曾经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做过贡献的党员。

不过这个阶段的饶漱石,虽然在共产国际工作过,但他在我党内部的地位并不高,直到后来一件事情的发生,让饶漱石真正进入了中央领导的视线。这便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了皖南事变,扣押了新四军军长叶挺。

当时饶漱石在新四军里面虽然没有职位,但却是东南局副书记,而东南局书记项英,因为兼任新四军政委的缘故,所以整个新四军的后勤和地方党组织,实际上由饶漱石负责。所以在叶挺被扣押后,饶漱石做了大量工作,保存了新四军的整体实力,为日后新四军重建,做出了极大贡献。

这也使得新四军重建后,饶漱石成为了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担任政委的则是刘少奇同志。后来刘少奇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开了新四军,在这个时候,刘少奇便大力推荐,由饶漱石接替他来担任新四军的政委,此后新四军便形成了陈毅主军,饶漱石主党的格局,他们二人,一同推动了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而饶漱石和陈毅二人,在共同管理新四军时期,虽然大的问题没有,但这两个人确有小的分歧。这最值得一说的,便是1943年,新四军听从中央指示,开展整风运动时,发生的一件小插曲,后来被历史学家称为,黄花塘事件。

这件事情的缘由,其实是因为陈毅与饶漱石在各种问题上有着分歧,包括生活习惯,领导作风,工作态度等事情。例如陈毅,他为人和蔼幽默,生活随意不拘小节,有着诗人气质。但饶漱石却比较传统,工作起来一丝不苟,这些事情最终在新四军领导于黄花塘召开的会议上,饶漱石将这些提了出来,矛头直指新四军军长陈毅。

而黄花塘会议,本质上是新四军召开的一场整风会议,目的是为了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提高军队战斗力,因此身为政委的饶漱石,出于对党负责的态度,再加上他本人确实和陈毅生活习惯有差异,因而难免对陈毅有看法,所以在会议中点名批评军长陈毅。

其中饶漱石在批评陈毅时,将1929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往事提了出来,这使得当时的陈毅陷入了两难境地。此事便是陈毅在1929年,主持红四军召开的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在这场会议上,时任前委书记的毛主席未能当选,取而代之的便是陈毅。

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所以饶漱石借这件事情,批评陈毅曾经反对过毛主席,而当时很多新四军领导干部,对于十几年前发生的事情,知道的并不清楚,但大伙听说陈毅有过反对毛主席的行为,很多不明真相的干部纷纷表态支持饶漱石。

对于这些事情,陈毅百口难辩,而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对于陈毅是清楚的。但当时交通不便,所以毛主席也不能亲自前去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为了防止事情扩大化,被一些别有心思的人利用,便将陈毅从华中,调回延安筹备党的七大。

而在陈毅离开期间,毛主席明确指示,陈毅只是来延安参加会议的,并不是调离新四军军长,在陈毅离开期间,新四军军长暂由副军长张云逸同志代理。值得一提的是,在陈毅同志从安徽出发,前往延安的时候,他内心是诸多委屈的,一向喜欢作诗的陈毅,在离开新四军时,给自己的同志们留下了这样一首离别诗:

“知我二三子,情深更何言。去去莫复道,松柏耐岁寒。”

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陈老总的这首离别诗,其实很好理解,他直言在当时的环境下,懂得他的老战友,也只有寥寥几个人,这便是他在新四军的亲密战友黄克诚、粟裕等人。而大多数人,对十几年前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因此在当时的局势下,对陈老总都带上了有色眼镜,这让他非常难过。

尽管如此,陈毅在这首诗中,还是表达了自己乐观积极的革命主义态度,他将自己比喻为松柏,认为自己的革命性,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回归正题,陈毅虽然在诗中以松柏耐寒自喻,但他还是希望自己前去延安后,能够得到毛主席的帮助,还他以清白,避免自己背负上曾经反对过毛主席的名声。很快,在1944年3月,陈毅到达了延安,在他来到延安后,陈毅就向毛主席提出,希望能在中央会议上,谈谈饶漱石和自己。

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但让陈毅万万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在见到他后,并没有将此事立马提出来,据陈毅元帅后来回忆,毛主席首先让自己进行了工作汇报,后来又告诉他:

“如果你谈三年游击战争的经验,谈华中抗战的经验,那很好,我可以召集一个会议,请你谈三天三夜。至于与小饶的问题,我看还是不要提,一句话也不要提。关于这件事,华中曾经有个电报发到中央来,这电报在,如果你要看,我可以给你看,但是我看还是暂时不要看为好。”

而毛主席对陈毅的这番话,陈毅当时并不理解,他甚至感觉到了委屈,但在后来,陈毅却明白这完全是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因为毛主席告诉陈毅的这番话,其实向他传递了一个态度,这便是陈毅和饶漱石的分歧,在毛主席眼里,始终是停留在个人层面的,并非党内路线之争,毛主席还让他不要提,更是为了新四军的团结。

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其次毛主席将饶漱石发来的电报,也没有回避,直言可以给陈毅看,这就说明,毛主席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这也体现了毛主席一贯的思想,便是搞好党内团结。而陈毅想明白这些事情,已经是后面了,当时他确实感觉到了委屈,对此毛主席非常理解,所以毛主席紧接着又给陈毅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也被保留了下来,在这封宝贵的信件中,毛主席语重心长的对陈毅说道:

“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这点意见,请你考虑。”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以革命过来人的口吻,向陈毅传递自己的想法,希望陈毅能多忍耐,更将忍耐誉为一名政治家必须具备的要素,那么政治家为什么必须要练习忍耐呢?

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其实陈毅受的这些委屈,毛主席早在反围剿战争和长征时期就经历过,这一阶段毛主席尽管是对的,但却一直被王明博古排挤,但毛主席却忍耐了下来,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最终取的了长征的胜利。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忍耐是一个人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尤其是一名政治家,在国家大事问题上,更要学会忍耐,切记不可个人意气占上风。

而陈老总最终理解了毛主席的用心,在离开延安之后,他又和饶漱石合作了起来,在解放战争时期,二人领略华东,为三野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话说回来,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不真相大白的事,但在某些时候,如果将事情说的太清楚,反而容易激起对方的反感,使得矛盾激化,在这个时候,退一步确实是最好的方式。

黄花塘事件是怎么回事,黄花塘事件来龙去脉

毛主席也正是用这样的态度,去帮助陈毅,让他凡事忍耐,团结大多数同志,这也是毛主席思想的一贯主张。不得不说,毛主席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很多时候,他更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指引着我们前进!

版权声明:木鱼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switchtang@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