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是怎么过七夕的?

小二 冷知识 78

七夕,古代叫“乞巧节”。行酒令里说的“七个巧”就是这样来的。

根据《荆楚岁时记·七月》里的记载,古人过上这种乞巧节是在南北朝时。

对于女性来说,当时的“七夕意义与现在不同。这时女性会陈瓜果、穿七孔针在庭院中祭拜,是一种斋醮,以乞求巧艺,即女红。

七夕的起源很早,而且在先秦时期,时间不是七月初七,是七月初一,也跟搞对象无关。

 

 

最早的七夕,其实不是老百姓的节日,而是官方节日,源于七曜,代表七政。

也就是,七夕的源头是北斗七星。

《史记·天官书》里就说: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尚书·大传》里说:七政,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

马融注: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

所以,其实直到汉代,七夕都是七月初一过,而且属于朝廷典礼,与一般百姓无关,跟搞对象更没关系。

到了两晋,老百姓都知道了,七夕的时候牛郎织女星会凑到一起。

人们发现牛郎织女星非常早,先秦时就有记载了。

比如《诗·雅·大东》里就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但故事被完善,是在南北朝时。

南朝任昉《述异记》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杼织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顺便,牛郎牵的牛很特殊,是一头三条腿的瘸牛,会说人话。

换句话说,织女的故事最早是个反面典型,有异性没人性,受处罚了,朝廷号召女性谨守七女德,不要学织女。

也是从南北朝时开始,七夕固定在七月初七过。

七女德:修身养德、谨言慎行、景贤贞烈、勤励节俭、积善崇圣、孝顺父母、应死无避。

内容上,还是封建教条主义的那点东西。

也就是说,其实一直以来,七夕都是织女社死的日子,古代每到七夕,就把钉着织女的那根耻辱柱竖起来给大家看。

不过老百姓并不觉得牛郎织女这点事有多大问题,就觉得他们的爱情挺凄美,而且织女这种一心一意也算是忠贞的表现了。

 

 

明清以前,七夕还属于一个比较严肃的节日。你这么想,大闺女都在自己家里搞祭祀呢,都不出门,怎么搞对象?

可是老百姓过着过着,就彻底忘了七夕是织女的批判大会,光想着他们搞对象的事了。

当然这也是明清时期的事了。这个时候,牛郎织女的黑历史早没人管了,都惦记着这对情侣一年一度相会,这是爱情的表现啊。

爱情也越编越离谱,还把那头三条腿的瘸牛给编死了。不扒了它的皮披到身上,牛郎飞不起来呀。你看古人编这故事,那都是有逻辑的。

从清中末期开始,七夕才正式变成了中式情人节。

在七夕还是一个严肃节日的时候,其实男性并不会特意过七夕。

女性的节日,男人抹不开面子。虽然那些浪漫主义的诗人也会写诗词,但还不好意思把七夕当成自己的节日。直到南宋末年,七夕一直是女性为核心的,女性专属节日。

不过有的地区男女阶级对立不那么严重,也会搞点小动作,比如做点有纪念和祝福意义的食物。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七日……曝经书及衣服,习俗然也。

有些地区还把七夕当儿童节过。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七夕……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

果食,也叫巧果,刚开始就以给小孩子吃、祝福小孩子的名义出现的。

 

 

从历史角度讲,七夕在清代以前都不具有情人节的含义。真正的中式情人节应该是上元节。但是随着时代进步……该搞对象就搞对象嘛,甭那么严肃。

古代长久时间内,七夕过得都没什么意思。所以到了今天,我们要把祖先未能感受到的快乐加倍补回来,弥补祖先的遗憾。

所以说,年轻人,尽情去享受生活和爱情吧。

但是提醒大家不要学习牛郎,否则等待你的将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