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包括哪些(内阁制的特点)

明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16帝,享国276年(1368年-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中,其中一个就是明成祖朱棣时期的——“永乐盛世”,在此期间,国富民强,经济文化繁荣,为封建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大力加强政治制度,巩固皇权,而也正因如此,一个全新的制度才得以形成,它便是明朝的“内阁制度”。

严格来说,这一制度的出现还得益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并将权力分到六部之后才形成的,可以说,内阁的出现就是用来填补宰相遗留下来的空白的。内阁制度的产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其组织形式多变,一直到明朝中期的时候才基本稳定下来。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起源、发展、运作模式、基本特点,来浅析一下明朝的内阁制度。

「深度」浅析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及特点

朱元璋——画像

内阁制度的起源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罪处决了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不设宰相,并且将这一措施作为硬性制度给确定了下来,“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选自《皇明祖训·首章》),从此以后,长期存在于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不复存在。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以后,便将权力划分到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丞相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中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二是牵制皇权,因为丞相是朝廷文官集团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皇权实行很好的制约,比如牵制皇帝发布诏令等。当然,从根本上来说,丞相这一“职位”,还是文官集团与皇帝妥协所的产物,同时也是皇帝身边人力资源有限的结果。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以后,便随即设立了“四辅官”来辅佐朱元璋处理日常政务,但是因为担心这些辅官和丞相一样,所以这些辅官只能由“耆儒”来担任,实际上也就是一些来自草野的儒士,因称为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并分别于四季任事,在每一季的三个月中,每人每月也只任职一旬。这些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政治根基,其任期也比较短,所以根本无法对皇权造成威胁,其主要的职责也只是负责复查和封驳刑法、讲论治道等。虽然都是轮流辅政,但是也无法保证政务的连续性,所以“四辅官”设立还不到两年,就被朱元璋废弃了。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此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大臣专权,同时也能发挥出辅佐皇帝的功效,但是严格来说,四辅官的作用比起丞相来,差距还是很大的,首先就任期短这一点来说就完全没法和丞相比。总的来说,四辅官还只是丞相的替代品。所以在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还不到两个月,便下令设立内阁制度,其功能还是和丞相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深度」浅析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及特点

内阁制度的发展

关于内阁制度的发展,笔者将其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期、成立期、发展期和衰落期

1. 萌芽期:内阁制度的萌芽期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的时候,胡惟庸身为左丞相,独断专行,飞扬跋扈,已经有相权高于皇权的势头出现,这引起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极度不满。在一番策划之后,朱元璋借机除掉了胡惟庸,并同时废掉了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将权分至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虽然此时皇权得到了加强,但是这无疑也给朱元璋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据记载,朱元璋每日批阅的奏折高达600余份,每日都要工作到很晚才能休息。所以在这个时候,皇帝必然会设立出专门的机构出来协助自己处理政务,我们上文说到的“四辅官”就是朱元璋所创立的,同时我们也说到了,这四辅官任期短,职权有限,根本比不上丞相,所以迟早也得被更换。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开始效仿宋朝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并同时以顾问的身份来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这为此后的内阁制度的形成埋下了种子,我们也将这一时刻,称为是内阁制度的萌芽期。

2. 成立期:在明成祖朱棣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下皇位之后,其政务更加繁忙,亟需处理的事情非常之多,于是在朱棣继位还不到两个月,便下令组建内阁,协助自己处理政务。但是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内阁虽然和丞相一样都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但是两者职能范围却大不相同。相对来说,内阁只有议政权和执行权,但是没有决策权,这也就是说,一切的事务最终都得听皇帝的,这些人只负责出主意和执行。这样看来,其实内阁就只是服务于皇帝的私人机构而已,并没有任何实际权力,最多就是能在皇帝耳边吹吹风。不过,这样的情况也只展现在前期而已。

「深度」浅析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及特点

明成祖朱棣-像

3.发展期:到了明朝中期的时候,内阁权力一跃成为了皇帝的决策机构,皇帝所颁布的很多诏令,基本上都是出于这些人之手,即便是皇帝亲笔写出来的,也基本上都是他们决策的结果。特别是到了张居正时期,内阁一度成为中央运转的中心,而张居正本人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宰相”。

4. 衰落期:到了明朝后期,万历皇帝因为立太子等问题而倦怠朝政,自此不上朝,更加无视内阁和臣属,大明朝的内务机关几乎接近瘫痪,内阁制度也由此逐渐走向衰落。到了清朝初年的时候,虽然仍沿用明朝的内阁制度,但是其本身并无实权,且无实际效用价值,所以渐渐地也将其荒废掉了。

「深度」浅析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及特点

万历皇帝

内阁制度的运作模式

明朝的内阁自成立便一直以幕僚的身份存在,简言之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本人。至于前期的运作模式也相对比较简单,当时全国大大小小的奏折,都经由通政司进行汇总,并由司礼监呈报给皇帝过目,然后再交到内阁,由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等到意见拟定完毕之后,再有通政司进行汇总,然后再由司礼监呈报给皇帝批准,最后再由六科校对之后再下发。

这一整套流程看似很复杂,但其实它的运转效率还是挺快的,最重要的是,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皇帝的负担。据记载,在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先后仅8天时间,从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折,就有一千一百六十多件,每件奏折里,有只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总计有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情。如果这些事情全部都交由皇帝一个人来完成的话,其工作量可想而知。所以总的来说,内阁的主要功能,实际上就在于辅助皇帝批示和决策,由此来节省皇帝处理政务的时间。

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由于内阁的权利不断攀升,其运作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首先来说,内阁大臣的工作内容不再是简单的接受皇帝的任务安排,内阁作为皇帝的高级私人幕僚,已经有了左右皇帝的决策权力。其次,六部尚书也都在内阁的监管之下进行运作的,其职权不仅限于前期的执行,同时还拥有监管六部的权力,所以这实际上已经将六部的行政职权全部收归于内阁之下了。

此外我们还要知道的一点是,内阁和皇帝的关系中间,还多加了“太监”这一角色。为何呢?我们知道,在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最初皇帝都会在内阁,但后来的皇帝就不常去内阁了。在这期间,甚至还有几个皇帝长久不管事,因不管事而更不能管事,渐渐地就变得怕见大臣,所以基本都不去内阁了,所有的事情都得送进宫去。虽然是送进宫去,但是皇帝并不直接见大臣,而是由太监来递交,太监牵扯进来之后,就开始弄权。皇帝懒的时候,甚至会叫太监来代自己批阅奏折。所以明朝太监干政,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皇帝本身原因造成的。

「深度」浅析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及特点

万历首辅张居正画像

内阁制度的特点

我们通过上文的一些简单表述,大概清楚了内阁制度的一些基本特征,具体归结起来有如下三点:

第一,内阁在名义上始终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并不是拥有实权的行政机构。自内阁制度建立伊始,一直到鼎盛时期,直至张居正一手操控朝务时,内阁的存在始终都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一个工具而已,并非行政机构。

第二,内阁与皇权的关系虽然十分密切,但其矛盾也十分的突出。严格来说,内阁制度权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青睐程度,或者是对他们票拟的接纳程度。皇帝政务繁杂的时候,便开始逐渐对内阁形成一种依赖之势。虽然两者关系密切,但内阁本身就没有实权,所以这必然会引发出很多的矛盾。其中典型一个矛盾,就是皇帝的意见和内阁的意见常常发生冲突。例如,明朝中后期许多内阁臣子致仕启归,而皇帝不准,所以这个时候,两者的关系就变得很严峻了。

「深度」浅析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及特点

明朝内阁大臣——剧照

第三,内阁的职权扩大,内部矛盾加剧。内阁成立初期,主要负责一些大大小小的事物,比如,通知经筵事、撰拟朝廷祭告祝文等事情。但是在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内阁成员的评选、任用以及去留的规定变得模糊,甚至是做的事情也时常出现模棱两可的状态,所以致使内阁大臣内部斗争变得异常激烈,矛盾重重。

第四,内阁大臣的阁权虽重,但是他们的官阶很低。内阁大臣的阁权虽然很重,但是他们的官阶只有五品,因此通常内阁大学士都是由尚书兼任。而这样一来,内阁学士的地位虽然不高,但尚书的地位却是高的。直到明朝亡国,大学士还仍是一个五品官。不过在上朝的时候,都是以尚书的身份兼任大学士,还是站在尚书前面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按照明朝制度正轨来说的话,他之所以尊贵,是尊在他的本来官职,而不是他所兼任的大学士。所以明朝内阁大学士,就官制来说的话,绝对不能与汉唐时期的宰相地位相提并论。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明朝内阁制度做的一个简单介绍,其实关于这一制度,可以论述的点还是非常之多的,因篇幅有限,我们下文再说。

版权声明:木鱼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switchtang@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