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帝之子是啥意思(赤帝之子是指谁)

赤帝之子是指汉高祖刘邦。相传,刘邦带兵攻打秦国时,斩杀了一条大白蛇。之后,他遇到一位哭泣的老妇人,老妇人对他说:“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化作一条白蛇在山中游玩,结果被赤帝的儿子杀了。”说完,老妇人就不见了。刘邦从此自称“赤帝之子”。正是这个原因,汉军无论是军旗还是军装,都被定为红色。

《史记.高祖本纪》开头很平常: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平常得像小学生入学时的登记信息:姓名、籍贯、父母姓名。但接下来笔势一转: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赤帝之子是啥意思(赤帝之子是指谁)
 

传说中的蛟龙

这不仅让当时看到蛟龙的太公惊掉了下巴,也让二千多年后的我们迷惑不解,司马迁到底在表达什么?难道司马迁也认为有真龙存在?也相信刘邦是“天子”?有人说,司马迁写的不是历史,是小说。但毛泽东说过:可以说,真正的信史自司马迁始,“史学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毛泽东不但认为司马迁写的是历史,而且是”信史”。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但“实录“不能简单地认为记录的都是真实发生的事实。记录历史上的乡风民俗、传说、故事也是一种实录。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关于刘邦传奇的出身,是在当地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而司马迁记录了这一传说。那这传说是怎么来的呢,这才是我们要解读的重点。

早年的刘邦混迹于乡野,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这是司马迁对刘邦的褒扬:有仁爱之心,喜欢施舍,为人豁达。这样的品性是帝王所必备的,特别是与“刻薄寡恩,心如虎狼”的秦始皇比起来更是难能可贵。

 

赤帝之子是啥意思(赤帝之子是指谁)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常有大度”,有人认为是,为人大度、豪爽。但“意豁如也”已经包含这样的意思。司马迁是不会出重复这样的低级错误的。”度”,有考虑、打算义,如“审势度势”。“常有大度”与“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连起来,可以理解为,刘邦有大志向,不屑于干普通农夫所干的耙犁耕种。刘邦喜欢饮酒,性格豪爽,善于结交朋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人缘好,情商高。经常吹个牛什么的也是常有事情,比如为人佣耕的陈涉也有鸿鹄之志。刘邦可能也会舞枪弄棒什么的,在世代种田的太公看来这些都是不务正业。从农夫升为泗水亭长是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亭长的职能是掌管十里之内的治安,必须对乡俗民情很熟悉。所以,毛泽东说他“与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对于一个农夫来说,其最大的志向是什么呢?前期可能是模糊的出人头地。直到有一天看到了秦始皇,刘邦的人生目标才明晰起来:

 

赤帝之子是啥意思(赤帝之子是指谁)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帝王,原来这就是他几十年来寻寻觅觅的是人生目标啊!明确立了人生目标的刘邦,开始为自己谋划。

他知道,当时黎民百姓是信奉“天帝”的,帝王是”上天之子”,民间流传着许多天子出生的神话:周的祖先是姜原“履巨人迹”所生。秦的祖先是“玄鸟坠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刘邦经常出入酒馆,与酒友侃得最多的就是这些民间文学。既然自己也想当皇帝,那就先给自己编制一个离奇的出身吧。

关于刘母与神遇只有刘母自己知道,蛟龙现身只有太公所见。如果太公知道刘邦是蛟龙之子,看到刘邦“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反应就应该像项梁听到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一样,“奇之”,而不应该训斥刘邦“无赖”,不如其兄。所以“蛟龙之子”故事的编造者是刘邦无疑。

至于“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还真是奇怪了,有谁看到过“真龙”?东汉班固《汉书》:“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当时人传说的“龙”应该有角如蜥蜴。“王媪”“武负”都是虚指吧?编故事的依然是刘邦。

老父为吕后、孝惠、鲁元与刘邦一家人相面:

“乡者夫人婴兒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又是刘邦自编自导自演民间故事。

 

赤帝之子是啥意思(赤帝之子是指谁)
 

斩蛇起义

还有一段“斩蛇起义”的故事编得比较传神:刘邦押送去骊山的徭役,逃跑得太多。刘邦就把剩下的人都放了,就剩下几个愿跟着的。在醉酒的情况下,杀死了一条拦路的白色大蛇,然后睡去。后边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见一老妇人在哭,说,自己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化为蛇,当道,现在被赤帝子之子杀了。老妇说完不见了。高祖醒来。后边人告诉了刘邦,刘邦“乃心独喜,自负”。

凭刘邦的狡黠,编这样的故事小菜一碟。刘邦押送的徭役这么多,有许多都互不认识,刘邦告诉李四,王五看到过老妇人。王五会毫不怀疑地告诉王二麻子,一传十,十传百。赤帝之子杀死白帝之子的传说就传起来了,坐实了。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这个传说就没有说服力了:乡野村夫知道皇帝的心思,还知道皇帝的行踪,够神的。吕后都知道了刘邦所在的上空有云气,为什么还常去寻找呢?

尽管刘邦编的这些故事不周全,但舆论工作与宣传效果很好,因为他知道,人民的认识水平就在这里:

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陈胜发难,各地响应,刘邦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来了,杀沛县令,树起起义的大旗。

当时,萧何、曹参都是文吏,怕掉脑袋。也怕起义失败,秦反扑灭绝其种族,所以都推举刘邦做县令。乡绅们也说:“平日听说了刘季很多奇闻,应当显贵,而且经过占卜,都不如刘季最吉。”于是刘邦半推半就地被推举为沛公。接着刘邦办了件对他的大业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赤帝之子是啥意思(赤帝之子是指谁)
 

祭祀黄帝与蚩尤,血祭战鼓与战旗

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

祭祀黄帝与蚩尤,血祭战鼓与战旗。黄帝虽然杀了蚩尤,但不影响蚩尤战神的地位。刘邦还让人专门制作了红色的旗子。还解释了为什么用红色——“赤帝之子”的梗呢。

这件事的意义在于:

1.“认祖归宗”,传奇成真。赤帝,火神祝融。祝融的另一传说为颛顼帝孙重黎,颛顼高阳为黄帝之孙。刘邦是“正宗”的黄帝的苗裔。

2.树起反秦大旗。红旗飘扬,一呼百应:

於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赤帝之子是啥意思(赤帝之子是指谁)
 

四十八岁的刘邦,开挂的人生

至此,刘邦有了自己的队伍,他经营多年的人生目标终于由谋划转为行动。尽管这时的刘邦已经四十八岁了,而跟他争天下的项羽只有二十多岁。

刘邦自编自导自演的“赤帝之子”的生命传奇,与陈胜“鱼肚藏书”异曲同工,利用了当时人民信奉天帝的心理,目的是为了取得人民的拥护。今天看来是一场骗局,但在当时是一种成功的谋略。

通过“赤帝之子”的问世过程,我们可看到:

1.刘邦是了解民间与百姓的心理的;

2.刘邦是有智慧的。这两点是刘邦战胜项羽,取得胜利的基础。

版权声明:木鱼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switchtang@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