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长(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有多长)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长5.6公里。

港珠澳大桥之所以需要建造一条海底隧道,不仅因为伶仃洋通航繁忙,还由于海底隧道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这条只有六公里的隧道使用了曾经较为罕见的“沉管法”,每一段隧道相当于两个泰塔尼克号的重量,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将33个隧道段全部装入海底。这条海底隧道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建设过程中又面临了哪些难题?应该如何解决?

以下内容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高级工程师林巍演讲实录: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交流,今天我讲一讲建设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故事和体会。

首先带大家游览一下这个55公里的海景公路。我们从珠海出发,一路向东,在海面上行驶20公里,两边都是茫茫大海。然后我们来到一个很小的岛上,从岛的中心潜入海底,在水下50米,向前走6公里,从另外一头出来,再往前一点就看到香港的大屿山。

视频展示的是港珠澳大桥海中的主体工程,即下图的红色虚线部分,广州在地图的最上面。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我们经常讲到“粤港澳大湾区”,什么是湾区?湾区是一群或者一个被水体阻碍的城市。一个没有通道的湾区,就像一座没有电梯的高楼大厦。

自2018年10月份港珠澳大桥开始通车,如果大家要从珠海或澳门去香港,只要购买穿梭巴士票,花费半小时就可以走完这段路,而以前的路面交通需要花4小时左右的时间。

为什么要建海底隧道

下图中黄色虚线部分表示,桥梁的中间有一段到海中间消失了,潜入到了海底,往前一段又露出了海面,中间隐藏的这一段就是海底隧道。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建造一条海底隧道?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伶仃洋通航非常繁忙,这段正好是通航主航道,往来船舶多,体积大,建桥可能会阻碍船的通行。

第二,这个区域上方正好是香港机场的飞机起落区域,如果造桥,桥塔高度可达两、三百米,会影响飞机起落。

第三是环境问题。如果我们把大桥沿着长度方向从侧面剖开,就会发现,桥墩是在海水里的,每天潮水涨落时,桥墩会影响海水的交换,同时没入水中的人工岛也会带来这个影响。因为海底隧道在海床面之下,所以只有海底隧道不会产生影响。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十年前,我刚接触这座大桥的工作时,我们设计人员收到了一个10%的指标。在上图中桥梁的桥墩占用海水的面积,加上人工岛占用的海水面积,除以没有建造港珠澳大桥时的蓝色海水的总面积,不能大于10%,这样对生态的影响就会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这条隧道有什么不同

这条长度仅6公里的隧道有什么特别?大家可能走过很多的隧道,认为所有的隧道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这么想没有错。

对于工程师来说,这条隧道的建设曾经是非常小众的,为什么?因为它是用一种较罕见的方法来建造的,叫“沉管法”。以下视频展示了海底隧道的建设过程。

我们把这条6公里长的隧道分成33段,在珠海的周边找一个小岛,在小岛的陆地上将隧道一段一段地造好。造好之后,再将每段运到港珠澳大桥的轴线上去,放到海底,第一段安装好后,第二段和第一段首尾相接,反复这样一个过程。

每一段隧道重多少?大概是76000吨,大家可能对数字不敏感,76000吨是什么概念?大概是2个泰坦尼克号的重量。这么重的东西没有任何设备能够搬运得动,怎么把它从海岛搬到大桥现场安装的地方?

作为工程师,我们借用了大自然的力量,用了一个简单原理——阿基米德原理。首先借用水的浮力让隧道段起浮,就有办法移动它了

下图是两个已经做好的预制段,这个隧道由33段组成,这是其中的2个。我的设计工作是确保它浮得起来,而且不是随便浮起来,要怎么浮起来?要像我们在游泳池吸一口气的状态一样,刚刚好能浮起来一点的状态。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要达到这个状态,就要让这个76000吨的隧道预制段的重量基本等于它的浮力。浮力是什么?浮力是隧道段排除水的重量,浮力的计算道理很简单,我们初中时都学过阿基米德原理。

但是要使隧道段达到刚好浮起的状态需要考虑很多变量,如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和气温、海水里面的含沙量以及盐度有关系,这些又随季度变化而变化,我的计算要确保这33段每一段都能够浮起来,而且是刚刚好浮起来。

2013年5月,当第一段隧道在坞内灌水要浮起来时,我有些紧张,虽然觉得我的计算应该没错,但是那么大的东西到底能不能浮起来?值得欣慰的是,它确实浮起来了,而且是刚刚好浮起来一点点。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隧道段浮起来以后该怎么办?我们利用水的推力把隧道运输到工程现场,这么大的隧道是没有办法用人力来实现的。我们利用珠江口的涨潮带来的力,让隧道顺流漂下去,漂到隧道的地址,再进行后面的工作。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接下来就是往这个空心的隧道里面灌水,让它下沉,一段一段完成安装。这个过程花了多久?一共花了3年的时间,从2013年一直到2017年3月份。

为什么花这么长的时间?一方面是这个隧道的体量很大,隧道共六车道,三车道到香港,三车道到珠海、澳门。我们总共要浇筑大概100万方米混凝土,制造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我们安装隧道不是想装就装,而是要看天的脸色。在一年之中我们只能选择一些特定的月份才能出海,在特定的月份中我们又只能选择特定的几天,在大海最温和的时候才能做安装工作。

综上两个原因,我们一共花了3年多时间来把这33个隧道段全部装到海底。

最后的难题

装到海底之后,这个隧道是不是就建设完成了?大家发挥一下想象力,每一段就像一个箱子,放一个,再放第二个,第二个箱子和第一个箱子首尾连接,第三个再和第二个首尾连接。

连接到最后会怎么样?一定会有一个缺口,工程师通常称它为“最终接头”。它的安装与之前的33个隧道段不同,之前都是单面对接这个缺口是双面对接,而且是在水下完成。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最终接头的工作,是沉管法自发明至今始终都没很好解决的一个难题。以往最常见的做法是什么?就是派一群潜水员到水下去,潜水员在水下像工人一样辅助架立模板,把这个最后的缺口包起来,形成一个水密的空间,然后从里面抽水,水抽光后,再进入隧道里面浇筑混凝土。

但是,这种传统的做法,在伶仃洋的环境下不易实现。一是这里最终接头的水深大概是30米;二是这个地方的洋流复杂;三是海上交通很忙,如果我们用这种传统的方法,需要花大概6个月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最后一小段的施工,给工程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进行最后一段的施工,我把它叫做“折叠沉管”。我们把它做成一个整体,一次性放下去,这个结构就像雨伞一样,它可以沿着自己的两边纵向伸展开来,并与两边的隧道连接,这样整个港珠澳大桥就实现了贯通。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采用这种方法,我们把传统方法所需半年的海上作业时间缩短到了1天(理论上只需1天,实际因二次对接用了3天),不但保障了施工安全,也给隧道的永久质量带来了更大的保障。

创新意味着向未知迈进,当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工程师做一件事情只有一次机会,我们要不然就做成,要不然就失败。如果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必须要有很强的预见性,用我们的说法就是需要辨识风险。

最终接头部分的重量大概是6100吨,被一个起重船吊起来,再放到水里去,这一个步骤我们就辨识出了200多个风险点。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然后一个一个的确认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我们就要优化方案直到没问题,没有问题我们也要确认确实没问题,全部确认了之后我们才能够施工。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我跟大家讲起重的这一段,也涉及到我的另一个工作,当把最后的这一块放到两边的已装好的隧道缝隙里的时候,问题来了,在这个动态的海洋环境下,最终接头会不会与两边的隧道相撞?

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去请教了很多科研单位和大学,但是,由于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新,而且时间紧,一时间我们没有得到反馈。

作为这部分设计的主要负责人,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去论证这个问题,我去图书馆查了不少资料。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一个非常古老的公式,伽利略提出来的“单摆公式”,伽利略坐在教堂里,看着教堂的灯可能是被风吹地在摆动,于是他就提出了单摆公式。

受到这个公式的启发,我和其他设计师结合海洋预报预测做了分析,我们做了一个计划,认为放下去的时候,即便是有海浪拍打,也一定不会撞。

这是什么道理?我跟大家通俗地解释,最终接头和它上面的锁链在一块,是个大摆体,我们把它想象成我们的大腿,相对于我们跑步或站着不动的时候,我们平时走路的时候会感觉更舒服。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腿是有自己的节拍的,当我们走路的时候,我们的步频正好是和腿的节拍合拍,所以我们才会觉得走路舒服。这个最终接头的节拍是多少?我计算出来大概是200秒摆动一次,即200秒“走一步”。

海浪的一个节拍是4到5秒,用一个4到5秒的节拍去拍一个200秒节拍的东西,不会产生共鸣,所以最终接头的摆动幅度是微小的,我们证明了不会相撞。

实际施工的时候,我们在这个最终接头里面放了两个仪器,仪器大概是类似放在导弹里的精密加速度仪,接头的运动被测量出来了,和我们的计算是比较吻合的,确实没有撞。

像前面所讲的问题在我们项目上有千千万万,我们的设计总负责人,他每周要工作70多个小时,审阅上万份的图纸,要确保设计的每个环节不出错误。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下面这位,他被称为“大国工匠”,他的工作就是拧螺丝,拧的上万颗螺丝,没有一颗出过问题,不给工程留任何隐患,也确保我们工程达到最高质量。我们还有4600多名像他这样的建设者,每个人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对于沉管隧道这样小众的工程方法,有这样一个说法:“沉管隧道是什么?是充分借用大自然水之力的一种工程方法,借用水的浮力运输,借用水的重力下沉,借用水的推力连接。”

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说的这个方法,曾经是风险很大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桥梁可能是数以万计的,但是全世界的沉管隧道加起来也就两三百条。高风险是沉管隧道数量少的原因之一。

在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中,有这样一群人,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所以这个工程被称为四千多人集体走钢丝的工程。在工作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文化,叫“每一次都是第一次”

我们做的每一件工作,都当作是我们做的第一件工作来做。我们不是去追寻着前人的方法来做——因为前人这么做,所以我们可以这么做,不是这样的,而是从本质上来思考这个问题。需求是什么?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我们怎么样能做的更好?如何通过新方法去把它做的更好?

每一个人都这样去思考,再复杂的问题也能简化成一个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通过我们集体中的每个人贡献的一点点力量,也都会迎刃而解。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够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最后就会成就一个不平凡的结果。

面向未来

现在隧道已经通车,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一些奖项,而且推进了沉管隧道这个行业的进步,沉管法变得不那么小众了。我们这群人接下来做什么?

伶仃洋在十几年前可能还被认为是不可能被跨越的一片海域,现在已经被港珠澳大桥征服了。但是,在我们国家以及国外的很多地方,还存在着更深、更宽的峡湾,至今都没有办法去跨越,即便是用我们工程师最先进的工程技术也无法跨越,这些地方我们以后该怎么去跨越?

有一个办法,就是建造“悬浮隧道”。为什么?我们从桥梁讲起,桥梁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是因为桥梁利用它自身的材料来承载。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桥梁反过来,或者说我们把桥梁安装到水底下去,借用水的浮力让桥梁承载,这样我们就会获得一个经济、可持续性、并可以跨越更广阔水域的一个通道方案。

悬浮隧道和沉管隧道有些像,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工程师能够建造它。

这条仅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我们集体“走钢丝”10年

19世纪时候英国建设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水底隧道,20世纪美国工程师建设了第一条沉管隧道。现在是21世纪,希望经由我们的努力,能由中国工程师来建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条悬浮隧道,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木鱼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switchtang@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