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湖南省省会是长沙市。

长沙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长浏盆地西缘。长沙市南接株洲市和湘潭市,西抵娄底市,北达岳阳市、益阳市,东挨江西省宜春市、萍乡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长沙位于湖南东部偏北,别称星城,湖南省省会(地级市),辖6区1县2市,总面积11819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30万人,常住总人口880万人,城镇化率为79.56% 。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物流枢纽。

长沙,别称星城,是湖南省辖地级市、省会、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

长沙历史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据考古判断,在距今15-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形成氏族及部落。

先秦时期

殷商之世,长沙属扬越之地,是百越部落的分支。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属楚国长沙郡。

秦•长沙郡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据《资治通鉴》)置三十六郡(《史记•集解》谓“三十六郡者……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长沙郡治临湘县(据《“秦代长沙郡治湘县”考辨》)。

当时临湘县包括今长沙、望城、浏阳及宁乡、醴陵、湘潭、株洲等地。临湘县治位于今长沙市城区,郡界约当今湖南湘资两水流域及相邻江西、两广地域。

西汉•长沙国

高祖元年(公元前206)二月,项羽分封诸侯,分楚为四,长沙属临江国(《史记.索隐》谓秦二世三年十二月,分楚为四:西楚、衡山、临江、九江也。按此“衡山”非湖南衡山,在安徽境内,衡山国辖皖西、鄂东。秦代以十月为岁首,故列为公元前206年)。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高祖五年(前202年)(《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二月甲午(据《资治通鉴》),高祖徙封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据《史记•卷十六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谓四年正月,分临江为长沙国,吴芮徙(封)为长沙王。

《史记.索隐》谓二月,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卷十六的《考证》谓“汉五年分临江为长沙国”,“徙衡山王芮王长沙,都临湘”,“汉正月,长沙王……王芮始”。《汉书.高祖纪第一下》谓“五年二月甲午……”诏曰:“故衡山王吴芮……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王番君芮为长沙王”,“十一年更立(赵)佗为南越王,自此王三郡。芮唯得长沙,桂林、零陵”,从《汉书》)。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长沙王五传至靖王吴著逝世,无后,废长沙国(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第五》)。

汉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复置长沙国,二年(前155)三月甲寅,庶子刘发为长沙定王。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第五》,《汉书•景帝纪第五》亦有“二年春三月,立……刘发为长沙王”)

七世传八王至孺子婴居摄二年(公元7年)刘舜继长沙王位。二年后,王莽篡汉,越一年(公元9年)废长沙(王)国。

长沙国辖临湘、罗、连道、益阳、下隽、攸、酃、承阳、湘南、昭陵、茶陵、容陵、安成13县,户43470,口225825(《汉书•地理志》)。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载,东汉应劭曰: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帝乃增以武陵、零陵、桂阳三郡。

此时长沙国大致相当秦时长沙郡。

王莽(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长沙国为填(镇)蛮郡,改临湘县为抚睦县。

西汉时,长沙国受荆州刺史部节制。今长沙市四辖县(市)属临湘及益阳县地域。

东汉•长沙郡

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置长沙郡,改抚睦县为临湘,仍为郡治,上隶荆州剌史部。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建武时,长沙郡辖临湘、攸、茶陵、安成、酃、湘南(侯国)、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容陵、醴陵。

桓(帝)灵(帝)时已设有汉昌(今平江)县,献帝建安十四年已有浏阳县(周瑜为南郡太守时,奉邑四县中有浏阳(见《浏阳县名及始建小考》一文))。

东汉末年封建割据。

建安十四年(209)刘备领有长沙郡。

建安十九年(214)孙权取长沙等三郡。

次年,孙刘协议以湘江为界,东属孙权,西属刘备。

三国吴•荆州之长沙郡及衡阳郡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吴大帝孙权承前朝制,仍置荆州长沙郡,治临湘。

会稽王孙亮太平二年(257)析长沙郡西部都尉辖地置衡阳郡,析东部都尉辖地置湘东郡(约当今衡阳市辖江东县市)。临湘县湘江以西地域析为湘西县(见《古湘西县初探》、《魏晋南朝时望城县河西地域建置考》)。析益阳县置新阳县(当为今宁乡县地)。

至于湘西县、新阳县初设于何时,沈约在《宋书.州郡一》谓“《三国志》无志,事出帝纪,虽立郡时见,而置不书”。

今长沙县、望城县湘江东部、浏阳市仍属长沙郡,宁乡县、望城县(河西部分)属衡阳郡。

晋•荆州(后之湘州)之长沙郡、衡阳郡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统一中国,仍采州郡县三级制,长沙郡、衡阳郡属荆州。

怀帝永嘉元年八月廿六日(307年10月9日),分荆州七郡及江州一郡置湘州,辖长沙、衡阳、邵陵(三国时昭陵,晋时避司马昭名讳,改“昭”为“邵”)、零陵、营阳、湘东、建昌及桂阳八郡。临湘县治仍为长沙郡治及湘州州治。

长沙郡辖县有临湘、攸、下隽、醴陵、浏阳、建宁、吴昌(汉时汉昌)、罗、蒲圻、巴陵。衡阳郡辖县有湘乡、重安、湘南、湘西、承阳、衡山、连道、新康(太康元年改新阳为新康)、益阳。

今长沙(临湘)、望城(湘江以西属湘西,以东属临湘)、宁乡(新康)、浏阳分属长沙郡和衡阳郡。

东晋成帝咸和四年二月二十日(329年4月5日)湘州并入荆州。安帝义熙八年(412)十二月复分荆州十郡置湘州,义熙十三年(417)省撤湘州。

东晋末,湘州不复存在。

南朝宋•湘州(或荆州长沙郡、衡阳郡)

宋武帝永初三年二月丁丑(初四即422年3月12日),复分荆州十郡(长沙、衡阳、湘东、邵陵、零陵、营阳、桂阳、始兴、始安、临贺)设湘州。

长沙郡(因封有长沙王,故《宋书》称长沙内史)辖临湘(侯相)、醴陵(侯相)、浏阳(侯相)、吴昌(侯相)、罗县(侯相)、攸县(侯相)、建宁(子相)以及宋明帝元徵二年(474)十月以前,湘州刺史王僧虔表奏朝廷割益阳、罗、湘西三县所立湘阴县。

衡阳郡(内史)辖湘西(令)、湘南(男相)、益阳(侯相)、湘乡(男相)、新康(男相)、重安(侯相)、衡山(男相)共七县。衡阳郡治由湘乡迁湘西。两郡(治)夹江拱州。

南朝齐•湘州之长沙郡、衡阳郡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长沙郡辖临湘、罗、湘阴、醋陵、浏阳、建宁、吴昌七县,衡阳郡辖临湘西、罗、湘乡、新康、衡山五县(湘南县撤销,部分入湘西等县)。

(今)长沙仍为一州二郡治所,今四辖县(市)仍在二郡管辖之下。

梁、陈•湘州长沙郡及衡阳郡

(今)长沙市地域仍属长沙、衡阳二郡。湘州地域划小。

梁天监六年夏四月乙酉(廿六即507年5月23日)析湘广二州置衡州;天监九年复分湘州置衡州

(因《梁书》、《陈书》无地理志,《隋书•地理志》虽追溯到梁陈时,但语焉不详,故湘州的辖郡及长沙、衡阳二郡辖县无考)。

隋•潭州(长沙郡)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文帝开皇九年(589)统一中国’采州县两级制,撤湘州,并郡县,临湘县改名长沙县,废浏阳、醴陵、湘西(一部分)等县入长沙县。

《隋书》不载,系据《唐书•地理志》复置浏阳、醴陵的史实而认定。

设潭州及具军事性质的潭州总管府,此时的潭州’地域大于南朝的长沙郡,小于湘州。

总管府管以潭州为中心的几个州、炀帝大业初废潭州总管府。此前开皇三年秋七月壬戌——廿六日即583年8月19日,诏封台玫可为湘州刺史。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潭州改名长沙郡。潭州(长沙郡)辖长沙、衡山、益阳、邵阳四县。

今长沙、浏阳、望城(北部)属长沙县和(南部)衡山县,宁乡属益阳县。长沙县为州(郡)治所。

唐•潭州(长沙郡)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高祖武德元年六月十九日(618年7月16日)改郡为州(据王溥《唐会要》)。

三年十一月甲子(初五即620年12月4日)长沙入唐版图,改长沙郡为潭州。潭州辖长沙、衡山、醴陵(武德四年分长沙县立)、湘乡(武德四年析衡山县置)、益阳、新康(武德四年析益阳设,七年又并人益阳)等六县。长沙县为州治。

玄宗天宝元年正月廿日(742年3月1日),改州为郡(据《唐会要•刺史上》),潭州改为长沙郡。

至德元年十二月十五日即757年1月9日改郡为州(据《唐会要》)。

《旧唐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谓乾元元年即758年复为潭州,相差一年,时间没有《唐会要》明确,故不取。

天宝时仍辖六县。

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据《元和郡县图志》),潭州辖长沙、醴陵、浏阳(景龙二年(708)析长沙县置)、湘乡、湘潭。

《唐会要》载代宗大历四年二月廿四日(769年4月5日)长沙县升紧县,武宗会昌四年(844)十一月,长沙县新升望县。浏阳一直为中下县。

贞观元年三月七日即627年4月1日并省州县,始因关河近便,分为具督察区性质的10道(《唐会要•州县分望道》),潭州属江南道。

开元廿一年(733)全国分为15道,潭州属江南西道(此时已具行政区划性质)。潭州还受制于湖南都团练观察使(代宗广德二年即764年置)。后期还受制于软化军节度使、武安军节度使。

附:都督府。武德四年(621),置带军事性质的总管府,管潭、衡、永、郴、连、南梁、南云、南营八州。七年二月廿日(624年3月6日)改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不满十州为都督府。

玄宗开元元年(713)著令户满2万以上为中都督府——据《唐会要•卷六十八都督府》)。潭州有32272户,设中都督府,督潭、衡、郴、连、永、邵、道七州(南云州,武德七年废)。

五代十国•楚国(首府)潭州长沙府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四月辛末(三十日即907年6月13日)、割据长沙的武安军节度使马殷被封为楚王(据《旧五代史》、《九国志》)。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六月丙申(十七日即927年7月18日)(据《旧五代史》、《九国志》),进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以潭州为长沙府”(据《新五代史》),作为楚国都城。

后汉隐帝乾祐二年七月辛亥(初十日即949年8月6日),马希广奏,“析长沙县东界为龙喜县,从之”。

据《旧五代史•汉书四隐帝纪中》。《新五代史•职方考》:汉乾三年马希范置龙喜。而《九国志》载,马希范开运四年五月壬辰即初八日,947年5月30日马希范已死,记载较详,故不从《新五代史》及《五代会要》。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十二月甲辰(十一日即951年1月21日),马希萼、马希祟与马希广混战(据《资治通鉴》),潭州(州)城毁。

周太祖广顺二年(952)正月,南唐边镐陷长沙。十月朗州刘言、王逵领兵入长沙。

陆游《南唐书》谓保大十年二月丙申即十四日952年11月3日边镐弃城遁)。此后’潭州地位变化,朗州(常德)尝为湖南中心(据《资治通鉴》载,广顺二年十二月甲午十二日即952年12月31日,刘言表称潭州残破,乞移使府治朗州。)

《旧五代史》谓广顺三年正月乙卯初四即953年1月21日武平军兵马留后奏:“潭州兵戈之后,焚破殆尽,乞移使府于武陵”。’上从之,升朗州为大都督府,在潭州之上。

《资治通鉴》载广顺三年八月乙未十八日即953年9月28日,王逵上表,且请复移使使治潭州。《旧五代史》谓显德元年正月乙酉初十即954年2月15日,潭州依旧为大都督府,在朗州、桂州之上。

《资治通鉴》载显德元年四月癸酉卅日即954年6月3日,王逵表复徙使府治朗州。五月曱戌朔即6月4日,王逵自潭州迁于朗州)。五代十国马楚政权以潭州长沙府为湖南的政治中心结束。

宋•荆湖南路潭州

北宋太祖乾德元年(963)二月太祖平湖南,长沙进入宋朝版图。至道三年(997)(据《宋史》、《续资治通鉴》,《元丰九域志》载江南路太平兴国元年(976)分东西路,后并为一路。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天禧二年(1018)复分二路,东路府1,州7,军2,县48),分全国为15路,潭州属荆湖南路。荆湖南路辖潭、衡、道、永、邵、郴、全七州和武冈军及桂阳监(南渡后增茶陵军)。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春(据宋《中兴小记》),分荆湖南北路为荆湖东西路,以鄂、岳、潭、衡、永、柿、道七州及桂阳军为东路,二年罢东、西路,仍分南、北路,南路治潭州。潭州为上州。

宋哲宗元丰年间(1078~1085),潭州为上州,治长沙县。辖长沙(乾德三年——964年,升常丰——别本作安仁场为县,开宝中省人长沙县,有12乡、桥口镇)、衡山(望县,太宗淳化四年一一993年,由衡州割到)、安化(望县,神宗熙宁六年一一1073年置)、醴陵(紧县)、攸(上县)、湘乡(中县)、湘潭(中县)、益阳(中县)、浏阳(中原,4乡——别本作7乡、永兴镇)、湘阴(中县,淳化四年由岳州割到)、宁乡(中县,太平兴国二年,析长沙县地置)十一县(据1080年成书的《元丰九域志》)。

徽宗政和(1111~1117)年间除元丰时十一县,还有哲宗元符元年(1098)设的善化县(由长沙县5乡和湘潭2乡析置。为政和时成书的《舆地广记》所未载)

此后直到南宋末年,潭州辖长沙、善化、衡山、安化、醴陵、攸县、湘乡、湘潭、益阳、浏阳、湘阴、宁乡十二县

(据《宋史•地理志》、南宋理宗时(1225~1264)撰《方舆胜览》)。

长沙城为一路一州及长沙、善化两县治所。

元•湖广(潭州)行省潭州(天临)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春正月丁卯朔(1276年1月18日),元军占长沙,长沙人元朝版图,立安抚司。

十四年设潭州行省(鄂州行省并入)。

十八年二月戊辰(1281年2月28日),迁潭州行省于鄂州,后称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徙湖南道宜慰司治潭州(路)。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天历二年三月癸亥初九(1329年4月8日),文宗以“潜邸所幸”,潭州路改天临路。辖长沙(上县)、善化、衡山(上)、宁乡(上)、安化(下)五县,醴陵(中)、浏阳(中)、攸(中)、湘乡(下)、湘潭(中)、益阳(中)、湘阴(下)七州(皆为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升的州)。长沙、善化两县倚廊,今长沙市及四辖县(市)为长、善、浏、宁四州县地。

元顺帝至正廿四年,徐达领兵平陈理至潭州。改天临路为潭州府。

(据《明史》,嘉靖《长沙府志》谓洪武二年更名潭州府,既无月份,此时才改天临路为府不合情理,不取。《明史纪事本末》谓九月乙未初五即1364年9月30日以后,徐达遣唐胜宗分兵取长沙等地)。

明•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长沙府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六月(《明书•本纪一》谓曱辰八月取夷陵及潭州)潭州府更名长沙府。

长沙府辖长沙、善化(洪武十年一一1377年省人长沙,十三年五月复置)、湘阴、湘潭、浏阳(洪武二年降为县)、醴陵、宁乡、益阳、湘乡、攸、安化11县及茶陵州。上隶于湖广布政使司。

清湖广(后期湖南)省长沙府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世祖顺治四年四月己卯初八(1647年5月12日),高士俊领清军克长沙,长沙纳入清朝版图。清承明制仍设长沙府,辖十二州县。

康熙三年(1664)湖广省设右布政使司、湖南按察使司于长沙,偏沅巡抚移驻长沙。

(光绪《湖南通志》谓偏沅巡抚半年驻贵州施秉县偏桥镇,半年驻辰州(今芷江),初设于明万历廿七年——1599年,天启二年–1622年后,或置后罢,祟顿二年—1627年,成为定设。《大清一统志》谓明万历廿八年始设偏沅巡抚)

雍正元年(1723)改湖广右布政使司为湖南布政使司。雍正二年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仍属湖广总督管。长沙府城自此为湖南省省会。

长沙府上面还有具监察职能的、兼理民政事务与地域性的盐法长宝道(康熙三年设驿盐粮储道、分巡下湖南道皆驻长沙(六年裁)、驻宝庆的分守下湖南道(六年撤)。

雍正十二年改设粮储道和驿盐道。乾隆四十四年设粮储道和盐法道)。

长沙府具冲、繁、难性质,不仅为巡抚治,亦为布政、提学、提法3司,巡警、劝业、盐法、长宝4道治所。

长沙、善化皆为具冲、繁、难性质的县,浏阳为繁、疲、难县,宁乡为冲县。光绪卅四年省城警务公所,下分东、南、西、北、外南、外北、水陆洲7警务区。

中华民国时期

―、长沙府直辖地(1912.4~1913.9)

1912年,由原长沙府附廓的长沙、善化两县临时两议会议决,合并于府(据1920年9月7日《大公报》载),成为民初长沙府直辖地。

(相当于清代直隶州和现今市管县体制的市区。当时如杭州、贵阳、保定实行的都是这一体制。湖南还有衡州府。衡州府直辖清代的衡阳、清泉——今衡南——两县。

1913年省议会、国会选举分区情况,载于1912年8月《政府公报•法律门》,湖南民国选举共5区,第一选区为原中路长沙、岳州两府,列“长沙府~~旧长沙、善化两县)……”,部分西路与南路包括衡州、永州、宝庆三府为第二选区,列有“衡州府”(旧衡阳、清泉两县)。

1913年1月,求改府为县。各地裁府留县时间不一,民初长沙府存在一年多。

(《湖南政报》26册载1913年1月13日有长沙行政厅或长沙府行政厅。48册载3月29曰,财政司令长沙府知事遵照示谕商民,禁运谷米出口。《政报》载1913年有长沙府霞凝乡。4月有长沙府知事,6月有长沙府临湘镇等)。

长沙府直辖地包括(今)长沙市区和长沙、望城两县(包括1959年元月划归株洲市的龙头铺等三个公社)。

二、长沙县暨城区(1913~1933)

按全国统一部署,1913年9月,长沙“裁府留县”(据《中国近现代政区沿革表》),长沙府直辖地改为长沙县。

1914年6月2日,划湖南为湘江、衡阳、武陵、辰沅四道,长沙县属湘江道(即原长宝道地域,1916年,裁撤武陵道,将其中11县划归湘江道)。

这时为省、道、县三级制(同时,中央对全国县级以上重复地名作统一更改,如山西宁乡县于1914年1月改为中阳县)。

1914年废都甲,设乡镇。长沙县辖万寿、尊阳、清泰、霞凝、云母、五美、龙喜7乡,明道、锦绣、淳化、大贤、临湘、新康、河西、麓山、伏龙、九峰、嵩山11镇。

1920年8月,设长沙市政厅,年底改设市政公所。

1920年9月30日,复行省、县两级制,道被取消(另谓1922年1月废湘江道,市政公所属省建设厅,长沙城行政由长沙县管辖),长沙正式成为省会、

三、长沙市(1933〜1949)

1933年8月11日,长沙设“省辖市”,市县分治。长沙是全国第14个设为行政区划的市,也是第7个设市的省会。

其时全市面积48.5平方公里。市区范围:湘江东岸,北自落刀嘴,经新河码头铁桥绕东’沿浏阳河岸至湖迹渡,经王家园、徐家湾、杨家山、阿弥岭、鸭婆岭、王家冲至石马铺,折向西经石嘴、丁家嘴、新开铺、柏家河至猴子石止;湘江西岸由南从廖家垸子绕西,经广东山、张家坝至黄土坝,向北绕至张家冲、曹家塘、尖峰山、小冲垸子至荷叶塘复折向东,经野鸡坡出银盆岭至大同岭。

1934年,市区扩大,北自捞刀河口起,……渡江后至渔湾市,经小望城坡至王家湾(今左家垅附近),沿岳麓山脚至双塘坳(今银盆岭以西)至湘江西岸与捞刀河隔江相对。市区总面积68.4平方公里(含湘江水域8.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约5.48平方公里。

1944年6月,长沙沦陷于日军之手。日伪政府仍划镇(乡)、保、甲三级。市上属1944年12月19日设立的伪长岳省(湖南境内另有衡永郴省、潭宝省)。

1945年12月,市设城东(驻东牌楼)、城南(驻社坛街)、城西(驻如意街)、城北(驻党部东街)、文艺(驻汤公庙)、金盆(驻白马庙)、岳麓(驻溁湾市)、会春(驻文昌阁)8区,辖76保,1256甲。

1946年4月11日,全市有8区,76保,1184甲,451378人。1947年至1948年9月底,有83保,1843甲,71861户,40余万人。

民国初,(今)长沙(四)辖县属湘江道,撤道后,直隶于省。1938年属湖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0年,宁乡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不管县时期(1949.8~1958)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辖8区:

城东区驻蔡锷中路,辖9保,201甲,47015人;

城南区驻晏家塘,辖14保,445甲,88485人;

城西区驻坡子街,辖11保,374甲,60375人;

城北区驻民主东街,辖11保,198甲,59666人;

文艺区驻新军路,辖8保,163甲,47492人;

金盆区驻麻园湾,辖7保,151甲,28612人;

岳麓区驻二里半,辖14保,148甲,32033人;

会春区驻彭家井,辖8保,158甲,35150人;

合计辖82保,1838甲,399028人。市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万亩,建成区面积约6.7平方公里。

1950年8月,明令废除保甲制度。至11月底,建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或委)36个(公安派出所所长任居委会主任),2816个居民(小)组。

1951年5月,划长沙县辖莲湖、自然、新农、东屯、藕塘、新化、涝湖、朝镇、岳华9乡归郊区管辖。市区面积扩大至177.07平方公里。

1952年市郊调整为24乡4街。1952年5月至11月,城区设立33个街道。

1953年1月,长沙市设立水上区。1953年8月,会春区文昌阁居委会及唐家巷、德雅村南部划入城北区。文艺区东大路居委会一部分分别划入城东区、城南区。金盆区麻园湾居委会西部划入城南区。郊区调整为25乡1镇。城北区增加上大垅、文昌阁两街道。

1955年10月,内四区建306居委会,2909居民组,总人口616425人。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区更名为东、南、西、北区(按:没查到文件,至60年代文件挡案和人委印鉴,还有带“城”字的)。建成区面积扩展至12.88平方公里。

1956年5月,撤销市郊的文艺、金盆、岳麓、会春4个区(公所),将其辖乡并为7乡(文艺、金盆、雨花、岳南、岳北、会春、洪山)1镇(溁湾镇),(另设长沙农场)。同年撤水上区。

1957年内四区辖26街道(东区6、南区5、西区8、北区7),275居委会,2766居民组,郊区辖7乡1镇,44村。

1958年9月,农村执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撤销乡镇,建立人民公社。

郊区建万年红公社(驻祗园庵,辖原文艺乡、会春乡、洪山乡)、东风公社(驻雨花亭,辖原雨花乡、金盆乡)、岳麓公社(驻牌楼口,辖原岳南乡、岳北乡),18大队。城区辖4区,25街道,233居委会,2731居民组。

25街道计:东区辖府后街、文艺路、韭菜园、都正街、东茅街、东站路6街道;南区辖裕南街、天心阁、新兴路、南长北路、南大路5街道;西区辖西园、福星街、如意街、坡子街、西长街、半湘街、学院街、水陆洲8街道;北区辖民主东街、文昌阁、炮队坪、上大垅、三公里、北站路6街道。

二、管县时期(1959~)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1959年3月22日,撤销望城县,其行政区域并入长沙县。3月31日,长沙县从湘潭专区划出,改属长沙市领导。

1959年1月16日,长沙县的云田、蝶屏、龙头铺3个人民公社划归株洲市管辖。2月,撤销长沙市郊区,辖区的黄土岭、新开铺划归南区;其余辖区并人长沙县。4月上旬,长沙县将原230个大队,1963个生产队划为426个大队,2054个生产队。长沙市辖25街道5镇26个公社、227居委会,2489居民组,377637户,1978307人。

1960年1月26日,东风、万年红、岳麓公社从长沙县划出。东风公社改名为雨花亭公社,归南区领导,万年红公社分为五里牌和伍黑路两公社,分别为东区和北区领导。3月31日,设立岳麓区,以岳麓公社的行政区域为岳麓区的行政区域(省人民委员会1960年3月31日会民字141号文批准)。

I960年4月,实行城市人民公社体制,市辖5区改置为5个人民公社。东区为天心阁人民公社,南区为妙高峰人民公社,西区为先锋人民公社,北区为清水塘人民公社,岳麓区为岳麓人民公社。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1961年长沙县调整社队规模,人民公社由23个调为75个,464大队调为1029个,2338生产队调为14722个。9月,撤销城市人民公社,恢复东、南、西、北、岳麓区和所辖街道。

1962年1月12日,恢复长沙市郊区。除辖原郊区地域外,并将岳麓区的天顶、望岳及长沙县所辖近郊8个人民公社和架梨镇划归郊区。11月,将从长沙县划人郊区的.8个人民公社(朗梨、黎托、高塘、长冲、望仙桥、大进、南进、洞井)及栗梨镇和天顶、望岳划归长沙县。

1974年1月6日,撤销岳麓区,其行政区域并人西区。1975年3月22日,正式并人西区。

1977年12月21日,设立望城县,以长沙县的部分行政区划为望城县的行政区划,县址设高塘岭(1978年11月28日批准设置镇的建制称城关镇)。

1978年12月29日,长沙县辖黎玨、洞井、大进3个人民公社和望城县辖望岳人民公社划归郊区。年底,长沙市辖5区2县,16县辖区,84公社6镇,29街道,1132大队,308居委会,3604居民组,11321生产队。

湖南省省会是哪个市,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介绍

1983年2月8日,撤销湘潭地区后的浏阳县,益阳地区的宁乡县,撤销岳阳地区后的湘阴县划归长沙市管辖。

7月13日,湖南恢复岳阳地区,将长沙市管辖的湘阴县划归恢复的岳阳地区。

1983年底,长沙市辖5区4县,39县辖区,32街道107乡116公社14镇,389居委会1539村1495大队,4520居民组18847村民组20564生产队。

1984年2月,长沙市辖四县一郊的人民公社改乡(镇)。市辖39个县辖区,32街道15镇224乡,445居委会3017村,45811居民组,39224村民组。

1993年1月16日,浏阳县撤县设市。

2011年7月,望城撤县改区,成为长沙市城区。

2017年4月12日,撤销宁乡县,设立县级宁乡市,由湖南省直辖,长沙市代管。自此形成长沙下辖6个市辖区、1个,代管2个县级市的格局。

版权声明:木鱼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switchtang@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